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经济平等思想是孙中山平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三民主义思想形成的基础之一。孙中山经济平等思想主要来源一是古代大同思想和洪秀全的均贫富思想,二是他在西方国家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孙中山“经济平等”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孙中山经济平等思想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孙中山所主张的经济平等是建立在富裕基础上的均等,认识到通过振兴实业对实现全民经济平等的重要性。局限性是平均地权仅涉及分配领域,未触及所有制制度,“节制资本”带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和缺点,同时孙中山对实现“经济平等”目标的过程存在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居于领导地位,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搞活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一直就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对我国19年来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的反思,成为我国下一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1.影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因素分析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在:(1)历史遗…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前后,尽管清王朝仍然“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1],但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中华文化中心论的自我优越意识已开始失衡。社会变动,导致了社会粤潮的变向。作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爱国主义的变向和转型已势在必然。一、经世致用思潮与忧时改革意识作为鸦片战争时期爱国主义发生变向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上林风气的歌舞升平转为忧患时势,知识分子由崇尚空谈变为寄意改革。这种忧国忧民的危机意识寄托在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潮里,成为经世致用之学的主心骨。鸦片战争前夕,经世致用思潮主要以关心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4.
市场化进程中,由于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需要,地方政府在社会对其制约及其适应社会的互动中产生了行为异化现象。作为“经济人”,地方政府选择了“市场交易”的企业化行为,以满足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偏好”;作为“政治人”,地方政府通过非理性的企业化行为,加强“抽取能力”、夸大“供给能力”,从而取得其生存合法性所必须的“政府政绩”;作为“道德人”,地方政府继续以社会精英的身份直接代理企业、替代市场,以实现其社会公益函数最大化的目标。地方政府这些企业化行为在改革之初对开启和推动市场化进程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市场发有趋于成熟和完善的今天,它更多的则是起了阻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从国家这一较大范围的人类组织形式代替了此前的氏族集团之后,人间校初对氏族集团的依恋、热爱之情,便转注到新生的国家组织形式之上。但是.由于客观的限制,人们对“国”的早期认同和热爱意识是极为朴素的.大多体现为忠君思想。我国先秦社会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历史上,国家的雏形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200年,即夏王朝的建立之时。但是.当时人们生活范围并不确定,具有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性质,‘因此,“国”以及相应的“疆”“域”等地域的概念尚未出现。直到商代盘庚迁都殷地之后,有了较为稳定的、广阔的疆域,“国”的…  相似文献   
6.
前些年,史学界曾就洋务思潮的属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研讨。最近,周辉湘同志又在《安徽史学》(1995年第3期)上发表《论洋务思潮的爱国主义蕴义》一文,从爱国主义视野对洋务思潮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有益探讨,读后颇受启发。但对他把洋务思潮界定为近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不敢苟同。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近代爱国主义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陈立生,唐宝富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辛酸苦难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喷涌激发、大放异彩的光辉历史。然而,在爱国主义这一共同主题之上生发出的各阶级爱国思潮又往往不尽一致,有的甚至处于针锋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