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原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初步探索时期、发展时期和系统完善时期。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马恩逐渐阐明了意识形态的历史继承性、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意识形态内部诸形式的相互影响以及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原理。马恩创立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原理,启示在理论建设的过程中要树立长期建设和不断完善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运用该原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文化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变迁现象。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觉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传播和融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型,也实现了文化创新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文化学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解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美育在促进人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美育将起着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作用,它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会审美生存的一代新人。审美的生存,需要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和社会、自然、文化以及自身,这其实就是一种审美的世界观。当前,美育对于个体审美世界观的培养,主要包括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