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但西方资产阶级思潮也乘机涌了进来,并在一个时期内大肆泛滥,使得一些人对中国人民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发生了怀疑,甚至有的提出了“补资本主义课”和“全盘西化”的主张,似乎只有资本主义才是中国的出路。这样,中国人民通过革命实践早已解决了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就又重新提了出来。鉴往以明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回顾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对于反对“全盘西化”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坚定我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成人教育必须致力于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者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成为成人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而终身学习的能力实质在于"学会学习"。使学习者学会学习不应只停留在教育口号的层面,首要的是从理论层面探析学会学习的内涵和特征,特别是学会学习者所应具有的易被忽视的独特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姬哲 《人才瞭望》2008,(9):62-62
早就听说韩国人是“工作狂”。韩国政府官员和学者在列举韩国成为世界第11大经济体的原因时,每每自豪地将此列为重要原因。在采访韩国第三大企业SK集团过程中,韩国企业的加班文化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4.
始建于1979年的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已走过了它最初的十年。这是我国人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进行改革并发生了巨变的十年,也是该所诞生、成长的十年。现在该所已有四个研究室,22人,其中副研究员4人,助理研究员6人,研究实习员11人,资料员1人。 该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基本路线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科学的自由观?马克思主义为何观察自由?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自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回答这些问题,是当前理论界的一个重要任务.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自由的基础在自由理论发展的历史中,德国古典哲学克服了法国唯物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在辩证地理解自由及其与必然的关系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自由观的形成准备了条件.黑格尔认为必然是自由的前提,把自由和必然抽象地对立起来是错误的.“这种不包含必然性的自由,或者一种没有自由的单纯必然性,只是一些抽象而不真实的观点.”他说:“自由本质上是具体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