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我国开发区发展瓶颈现象和一个动态博弈模型,指出开发区类企业所具有的特殊的企业形态.该类企业在开发区初创阶段,以完成政府的效用为其义务.政府在开发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其效用函数是不同的.当政府的期望效用基本完成之后,就应当逐渐退出其行政控制.由于政府的政绩诉求和权威惯性,其行政控制的退出往往比较迟缓.通过开发区类企业与政府的利益博弈,开发区类企业逐步完成其纯企业化的过程.这种博弈引发的交易成本可能使得开发区类企业的纯企业化过程时间过长,从而导致整个过程的非效率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ARFIMA模型的黄金价格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收益序列有长期记忆性,进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上海黄金市场尚未达到弱式有效的结论。应用ARFIMA模型对黄金收益序列进行预测,并与用于定量预测的ARMA模型对比,结果表明分整的ARFIMA模型提高了黄金收益序列长期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在投资项目评估中,盈亏平衡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它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但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盈亏平衡点会发生变化,这样投资项目评估的可靠性也将受到影响.文章在假定通货膨胀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对两种模型(模型Ⅰ和Ⅱ)的分析,发现模型Ⅱ的盈亏平衡产量小于模型Ⅰ的盈亏平衡产量,但二者都大于通常意义下的盈亏平衡产量.文中还阐述了通货膨胀条件下,盈亏平衡点不变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出发,以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时代背景,探讨了上海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思路及改革的内容和实践。提出了 “以实验金融学教学体系为特色,培养具有国际知识背景、 适应国情需求的高素质、 创新型和复合型的卓越金融人才” 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发现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收益序列有长期记忆性,进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上海黄金市场尚未达到弱式有效的结论。应用ARFIMA模型对黄金收益序列进行预测,并与用于定量预测的ARMA模型对比,结果表明分整的ARFIMA模型提高了黄金收益序列长期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2006年以来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受到一定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缓解国内的流动性难题。文章对流动性指标进行分析,显示银行体系内部的流动性主要停留在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制造业和股票市场内,仍然无法有效地进入第三产业。政府与央行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时,需采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引导流动性,化解流动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信号博弈的角度解释经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行为,分析了转轨时期我为商业银行大量不良债权形成的微观机理;指出转轨时期的一些特殊因素使得信贷抵钾、担保等都难以成为企业对银行发出的有信息价值的信号,制度上的规定也使得信贷利率失去信号的作用。企业的信贷参与约束条件很容易得到满足,从而信贷博弈难以达成银行所期望的分离均衡。转轨时期银行的信贷参与约束条件也较容易达成,而后期较大的清算交易费用使得大量的不良债权滞留下来。  相似文献   
8.
在投资项目评估中,盈亏平衡分析一般不考虑利率与通货紧缩因素,但是由于通货紧缩的存在,盈亏平衡点会发生变化,这样投资项目评估的可靠性也将受到影响.在考虑利率因素,并假定通货紧缩存在的条件下,对一般的盈亏平衡模型进行了改进,得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按照西方央行与公众理论的推论,公众的工商增长率一般会低于同期的实际通货膨胀率。而本文通过对我国一段时期商品售价格总指数、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以及职工平均货币工资指数数据的研究分析,表明有与上述推论不同的结果。为了解释这种区别,建立了一个关于我国央行与公众的博弈模型,并提出建立完善的税收和审计制度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股市的国有股减持过程中,管理层是先行动者,而股民群体是后行动者,针对这一动态不公平的特征,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对我国的国有股减持中参与者的行为作一理论解释,这一模型的建立可以较好地解释前期国有股减持中参与者的行为,从而得出“国有股减持悖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