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因与文化     
基因与人性的因果关系建立之后,生命科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域中大展宏图。人世间的诸多文化现象,都有基因的足迹。本文指出:人和动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的来源——基因,人的基因也与他们的社会行为或文化习俗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基因主导的语言和笑有其文化,基因主导的食和色有其文化,基因主导的味觉、视觉和听觉也都有其文化,连乱伦的回避和禁忌也都是分别由基因和文化共治的。基因与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基因创造了文化,也是文化启动了基因。这也是基因与文化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因与人性——生命科学与社会学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孔宪铎 《文史哲》2004,(4):6-14
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发现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一项重大成就,它也使得我们能够对人性作进一步的认识与阐释。基因可以说是主宰人性的原动力,其特性具有本性(自私和复制)以及习性(与环境的合作交流)两个层面。这些特性也表现在人类身上:人类的本性即动物性是由天赋决定,通过遗传代代相继;习性即文化性则可随环境改变,为个体后天学习得来。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各执其一端,而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则更为合理地概括了人性之双重性的善恶两面。  相似文献   
3.
基因与人格——试述基因为人格特征的原动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与人类行为和人格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而将两者贯通的研究也将有助于更深层地揭示人类行为的生物及社会起因。基因的天性是自我保存和延续,基因的表达又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并在进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习性。人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基因,也具有天性(基因决定)和习性(环境影响)成分,而对行为的概括性描述维度,即人格结构也既受遗传的影响,又因环境而异。大量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既支持了基因对人类行为以及人格的直接影响,也同样表明了文化环境对行为和人格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
万里先生、边涛夫人都是在山东出生的平民,又都是在中国成就不凡的平民。他们俩的名字,一个是万里长城,一个是边涛澎湃。 这里写的都是私事,没有公事,都是生活细节,没有国家大事。 相识马里兰 1979年的初秋,我接到马里兰大学总部的通知,要在 9月下旬参与接待中国安徽省由革命委员会万里主任带领的代表团,并参加一系列的聚会。马里兰的 9月,还是大热天,我们在州政府所在地阿那波里(A napolis) 州议会庭院中迎接中国贵宾,州长 H arry H ughes率全州高级官员以及马大人员和商界巨子,列队欢迎,我挤在人群中开开眼界。当简单的仪式结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