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
由于对教育产业的内涵与外延缺乏清晰的界定,使得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其产生了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适用上的混乱。教育产业的规定性是由其产品——教育服务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决定的,市场经济只不过是教育产业由幼稚走向成熟和强盛的一种有效的经济运行方式,二者之间是过程和手段、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研究自反馈理念的基础上 ,对自反馈在当今教学系统中的实施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紧密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对自反馈学习的实施步骤和方法作进入一般教学系统的精心设计 ,以求发挥自反馈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活动论、主体性、参与教育等有关理念,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消极倾向性和狭隘性等弊端进行了剖析,论述了参与式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从主体、个性、自由、民主和发展等方面探索了当代大学生参与式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并提出了有效的整体教育方略.  相似文献   
4.
师范大学生心理素质金字塔模型结构主张,师范生心理素质包括当代人、当代青年人、当代大学生共同拥有的基本心理素质和独特的师范生角色心理素质两大因素群。基本心理因素包含认知、人格和社会适应行为。师范生角色心理因素包括教育教学技能、师范人格素质和为人师表的言行,它是每种基本心理素质在师范大学生身上的具体化。诸因素具有时代性特点,同时兼具内隐性或外现性特点。整体模型结构具有较强的解释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5.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教育体制重构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僵化死板、效率不高等诸多弊端 ,分析了新自由主义所强调的市场自由竞争理念在我国教育体制重构中所产生的影响 ,总结了该理念带来的启示 ,并结合我国教育实际 ,提出教育体制重构的具体途径与措施 :形成家长与学生自由择校的教育市场 ;完善中小学内部的管理机制 ;推动公立学校的私有化改革 ;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6.
试论教育产业与市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发利 《学术探索》2003,26(5):32-35
由于对教育产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缺乏清晰的界定 ,使得我们在探讨教育产业与市场的关系时 ,产生了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适用上的混乱。教育产业的规定性是由其产品———教育服务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决定的 ,市场只不过是教育产业由幼稚走向成熟和强盛的一种有效的经济运行方式 ,二者之间是过程和手段的关系 ,用哲学术语来讲 ,二者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面对各种教育改革措施难以奏效的现状,市场化改革无疑成为解决教育投入不足、效率低下、体制僵化的关键所在.但目前人们对它的含义的界定、意义的认识、措施的实施尚有不同的看法,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讨.教育与市场的有机整合,有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现实中国的教育问题,也将有助于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及综合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高师学生主体参与式心理素质教育以哲学中的活动观、心理学中的心理活动论、教育科学中的主体教育和参与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强调主体、人格、自由、活动和发展等基本理念,提出具体实施策略包括:给学生创设安全心理环境,注重不同见解的心灵沟通,让学生拥有自由的时空,强调学生是成长的主人,倡导学生自我心理教育,协调整合学生的各种活动等,这一心理教育模式在教师教育、个人发展、教育教学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的创新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的创新教育观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前瞻性 ,其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 ;转变妨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 ;创设良好环境 ,营造创新氛围 ;社会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江泽民教育论述的主线和灵魂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其精神实质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的快速扩张遭遇诸多理论困扰,这些理论困扰无疑需要跳出教育的圈子才能彻底解析和厘清。以人力资本理论、筛选理论、文化要因和二元结构论为悖论命题,寻找高校快速扩张的社会根源。从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政府教育投资应向基础教育倾斜、大力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淡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等角度来完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