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哲学与教育     
孙文君  李彦红  纪麟  赵璐 《理论界》2008,(3):219-220
哲学和教育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它们之间有一条“由此达彼”的通道,保持一种很密切的关系。这种判断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就是在古今中外思想史上,哲学家同时又兼教育学家于一身,几乎成了通例。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造板产品中胶合板起步最早,发展速度也最快,是人造板中的主导产品。在分析中国胶合板的生产与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贸易专业化系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及国际市场占有率等竞争力测算方法分析中国胶合板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结论认为虽然中国胶合板出口量世界第一,但并不是胶合板强国,然而中国胶合板市场潜力巨大,胶合板产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最后提出中国胶合板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解决资源约束问题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摄影对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君 《理论界》2005,(6):175-176
由于种种原因,摄影在文化中显得比较滞后。在我们关注社会的发展进程、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艺术发展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会重新体会摄影对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孙文君 《理论界》2009,(9):32-33
宗教观是关于宗教的根源、本质、功能及其生成、嬗变、消亡之内在逻辑的根本观点.马克思宗教观的深刻之处在于把宗教问题的探究、审视与批判诉诸物质生活实践,从而在本体论维度颠覆了以往宗教理论的观念论立场,开启了宗教研究的新视界,引发了近代宗教批判运动历史性转向和框架性革命.在马克思看来,探究宗教的本质不仅要研究生活的结构关系,而且要进一步研究并揭示生活主体的现实本质,通过探究人的本质进而揭示宗教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对于实践唯物主义者来说,宗教批判问题乃至全部问题,其实质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与改变事物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个问题既有社会原因、教育者的原因、家庭教育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的、经济的、观念的根源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孙文君 《理论界》2012,(8):122-123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警队培训的全过程,其意义在于满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警队先进性发展的双重需求;本质在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警队培训中的主导地位,关键在于把握好培训每个过程的不同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警察权的性质,警察权的维护应当确立职业荣誉感、提高依法履职意识、维护警察执法权威;警察权的规范应当强化内部治理、完善司法规制、充分体现警察执法权的公共性。对警察权的规制服务于警察执法权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