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为了拓宽初级阶段理论新的研究领域,本文试从哲学角度提出简述如下十个问题,希望引起理论界的关注和深入探讨。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探讨初级阶段质和量的规定性,以此与过渡时期质的规定、与发达社会主义阶段量的规定加以区别,这对于科学地概括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运用和发展孙秉文姚顺增邓小平是当代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娴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他在真理检验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成效显著,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下面就此问题做一点探...  相似文献   
3.
实践辩证法论纲王德存,孙秉文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的真谛──实践唯物主义,有助于我们探索唯物辩证法的新形态。笔者认为,以实践唯物主义导向,融汇时代精神,唯物辩证法就能从传统的客体型向现代实践辩证法形态转换。现时代,唯物辩证法生存和发展的源地乃在于实践唯物...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六年甘肃省哲学学会年会着重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党内政治生活原则进行了讨论。 一、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认识:①以儒学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内容。理由是,儒学中固然有很多很好的人类知识和人类总结  相似文献   
5.
当代认同问题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提出,随着认同问题凸显为一个现代性问题,它也成为当代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人学视野中对当代认同问题研究的开展和深化,需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当代认同问题的研究进行认真的学术思考。文章对当代人学的认同问题研究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着重点等进行了考察,讨论了当代人学的认同问题研究方法对批判性与建构性、整体性与局部性等诸方面关系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6.
一、毛泽东革命的群众论的基本内容毛泽东哲学思想有三大支柱,即实践论、矛盾论、群众论。毛泽东亲笔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两篇光辉著作,他虽然没有写过一本名叫《群众论》的著作,但却从解决政党与阶级、领袖与人民、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入手,提出了一整套群众论思想。这些思想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鲜明的“革命”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