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孙自俭 《兰州学刊》2009,(6):211-213
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大规模修筑铁路,其铁路政策也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在官办与商办之间摇摆。经过多年实践,清政府对铁路的认识逐步深化,最终在1911年中止了商办铁路政策,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创建商办铁路公司的高潮。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工商业发展不平衡,各商办铁路公司的资金筹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内部的组织管理也相差较大,但整体上存在着缺少资金,组织管理混乱,路线规划各自为政等问题,筑路成绩普遍较差。在此情势下,清政府把商办铁路收归国有。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一生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创办了几十所师范学堂,在他的努力下,独立、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得以确立。在兴办师范教育的实践中,他提出师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同时,他倡导的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胆革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有力地促进了师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自俭 《兰州学刊》2010,(8):186-190
决策者的素质和当时周围环境促使了清政府干路国有政策的出台。从政策本身而言,清政府把干路收归国有。是一个合理的决策,但由于政策执行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既没有做广泛的宣传和说服工作,也未通过资政院和谘议局认可,而用专制的方式强制收归国有;当国有政策遭到反对时,不是灵活地化解危机,而是一意孤行,坚持强硬手段,当发现决策中的错误时,却拒绝任何修改,最后导致后果无法收拾。合理的政策加上正确的执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创建商办铁路公司的高潮.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工商业发展不平衡,各商办铁路公司的资金筹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内部的组织管理也相差较大,但整体上存在着缺少资金,组织管理混乱,路线规划各自为政等问题,筑路成绩普遍较差.在此情势下,清政府把商办铁路收归国有.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