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课程思政要求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中,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应结合学校特色及原有办学理念,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工作体制机制,探索课程与思政融合融通方式路径,从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课程评价、师资建设等多方面着力,构建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体系。  相似文献   
2.
    
孙荪 《老年世界》2007,(7):28-29
20世纪50年代,共和国上将许世友回到阔别了二十年的家乡新县。当时的农村通讯设施很差.许世友不让县里通知家人,带着警卫员径直奔向离县城几十公里的山村许家洼。  相似文献   
3.
寻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关乎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全局性大问题,这其中也包括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问题。而文艺的民族化,又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这个问题,在“五四”以来的新文艺运动史上,曾经几次引起整个文艺界以至于党的关注和反复探讨。它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但是,它却是一个同文艺的生命一样长久,又同文艺的生命一样新鲜的问题。在文艺的新时期,所以又重新提起它,是因为文艺面对着新的情况:即一方面在创作上积累了民族化的新经验,显示了新的发展;一方面有不少人,特别是一些文学新人,对文艺民族化的内涵和意义不甚了解甚至有不同程度地轻视和忽视。在理论上正确阐明并在创作实践中体现文艺的民族化,成了发展新时期文艺的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六年,冯雪峰同志在为《鲁迅短篇小说集》捷克译本写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中国,鲁迅作为一个艺术家是伟大的存在,在现在,中国还没有一个作家能在艺术的地位上及得他的。但作为一个思想家及社会批评家的地位,在中国,在鲁迅自己,都比艺术家的地位伟大得多。这是鲁迅的特点,也说明了现代中国社会的特点。 后来,毛泽东同志在对鲁迅的一生作出崇高评价时,强调说,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毛泽东同志和冯雪峰同志对鲁迅的评价,极有见地,鲁迅是当之无愧的。也许可以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革命史上,只有鲁迅,最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这是我们特别敬佩鲁迅的地方,也是与鲁迅同时代的作家,或后来者,不易达到并应该永远效法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新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农村、与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关注农民的命运,反映农村的斗争和变革,是它的一个优良传统。这个优良传统,在建国三十五年来的当代文学中(除了“十年浩劫”期间)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它成为我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并且对今后文学的发展是一条弥足珍贵的重要经验。 我国新文学的历史,可以说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农民在剥削阶级压迫下的苦难、  相似文献   
6.
文学豫军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学豫军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新文学发端到新中国成立 (1 91 5 -1 949)。这一时期 ,河南的文学英才在全国文坛崭露头角 ,但没有形成带有河南地域特色的文学团体和流派。二、新中国建立至 2 0世纪 70年代末。这一时期 ,尽管有李这样有相当影响的作家 ,但河南作家的群体形象尚未树立。三、2 0世纪 80、90年代。这一时期 ,河南文坛老中青几代作家共展辉煌 ,各种文学样式长足进步 ,文学豫军真正形成并健康发展。本文追溯文学发展的历史 ,结合各时期的时代背景 ,重要作家、作品 ,分析、探讨了其特点及形成原因 ,并指出文学豫军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文学豫军是一支不打旗帜的文学劲旅,它是在新文学运动中萌生、在历史新时期得到健康发展的。这支队伍文学精神的特征是:宏大的文学气度,自觉的选择意识,以及追求艺术独创性的探索精神。这支队伍为适应时代潮流的变化,对自身审美视角与表现方式也做出了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8.
李准曾这样来说明他近几年来创作中的一个体会,叫作“闲笔不闲”。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中就有许多精美的“闲笔”,充实着、美化着作品的细节描写,调节着作品的情节结构,在形成李准这一时期创作的特有色调、情趣、节奏、风格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闲笔”本身已在逐步成为李准小说创作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9.
李准是当代文坛上的风云人物。不管人们承认还是不承认,事实上,他的创作贯穿了当代文学三十年的历史;尤其是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创作方面,他占有一席无法回避的地位。这期间,几乎每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他的创作(主要是小说和电影),都紧合着时代的节  相似文献   
10.
人们总是容易被某种成见遮蔽住自己的眼睛,失去对发展变化中事物的兴趣和新鲜感;人们又总是容易注意到绚丽多采的事物,而对那些内涵丰富而外表朴拙的东西不易及时地发现它的价值。由于影片《大河奔流》受到的冷落,致使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出版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如果认为,《大河奔流》到《黄河东流去》不过是文学样式的改变,或者只是改编限度内的人物的充实、故事的丰富、情节结构的调整等等,那就错了,《黄河东流去》完全可以说是在原作基础上的一个新的创造。这是李准“十年一觉扬州梦”初醒后在现实主义创作中自由挥洒的笔墨,是他对自己长期的创作经验教训的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对《大河奔流》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