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唐代中叶,被“安史之乱”破坏的社会经济又逐渐得到了恢复,尽管它的繁荣程度已非昔比,但也得到相对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唐代文学在这个时期再度出现繁荣的景象。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名家辈出,流派纷纭。当时曾有一位不被世人注目而又为后人所称道的女诗人跃上诗坛,她以独特的风格和气势,为唐诗这颗璀灿的明珠增添了光辉。她,就是薛涛。  相似文献   
2.
《蕉轩摭录》是一部沉湮百余年的奇书 ,是清代俞梦蕉编撰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它仿《聊斋》之体 ,写人情世相 ,抒情言志 ,内容多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 ,抨击官场的污浊 ;歌颂忠贞的爱情 ,向往婚姻自由。在劝戒世人 ,止恶扬善方面又多愤世嫉俗之作。是一部认识价值较高的作品。但语多讥刺 ,内容多离经叛道 ,以致流传不广 ,后人研究也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3.
<正> 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人们行为的准则。它续承了历史上人民群众优秀的道德传统,批判和摒弃了那些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道德观念的糟粕,形成了人类最进步、最高尚的道德规范。共产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是集体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以.它就从本质上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尚书·禹贡》导水章记:“东过洛汭,至于大伾。”是说黄河自洛阳继续东流,到巩县之洛口,汇洛河“至于大伾。”这样,“东过洛汭”是十分明了的。然而,“至于大伾”,从魏晋以来聚讼多年而未决。 “大伾,汉桑钦撰的《水经·河水》记得很明确:“河水东迳成皋大伾山下。”《水经注·卷五》此条下注云:“伾北,即经所谓济水从北来注之者也。今沛水自温县入河,不于此也,所入者奉济水耳,即沟沉之故渎矣。成皋县之故伾上,萦带伾阜,绝岸峻周,高四十许丈,城张翕险崎而不平。”这是肯定桑钦的说法。汉之大儒郑康成在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笔记小说,汗牛充栋,名家辈出。它以篇幅短小,语言精炼,笔锋犀利,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耳谈》就是明朝中叶王同轨的笔记小说集。  相似文献   
6.
《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1973年第6次印刷)一书,以其校点精确蜚声海内外。然研读之余,则觉其细琐处似有玉瑕之感。仅举一例,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7.
今年六月下旬,省教育厅对我省师范专科学校的古代文学课进行了统考.通过这次统考,看到了我省师专古典文学的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试就古代文学课统考的卷面答案进行分析,望老师们指正。  相似文献   
8.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乐府古诗《蜀道难》,是我国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长期被称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殷璠《河岳英灵集》)的千古绝唱。其中“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句的“峨嵋”,到底指什么地方?对这一句应怎样理解?现在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唐诗文版本,凡注李白《蜀道难》中“峨嵋”者都谓“四川蛾嵋县西南峨嵋山”(本文为后面叙述方便,暂称之为“南峨嵋”)。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把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政治课)作为高等教育的必修课来开设,取得了重大的成绩,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投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去,很快成为各条战线的业务骨干和思想骨干。实践证明,坚持在高等院校开设“政治课”,是社会主义教育同资本主义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它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性质和教育特点,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方向,对培养学生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社会主义觉悟,促进各学科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政治课”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行改革。现就“政治课”的改革问题,发表一些个人意见,以求得各位专家、学者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李白《蜀道难》诗“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之“峨嵋”,注家皆云:“四川省峨眉县西南峨嵋山”(为论述方便,本文称之为“南峨嵋”)。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的《李白诗选》、林庚、冯沅君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喻守真先生《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1948年版)、金性尧先生《唐诗三百首新注》、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新选唐诗三百首》注均从“南峨媚”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