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孟洋 《决策》2014,(11)
公考面试除了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还直接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 面试其实就是考生与考官的一次谈话,考官需要通过二十分钟面对面的交流了解考生的临场表现、言谈举止,他们并不喜欢万分紧张滴水不漏的考生,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更加注重现场的一种“交流感”.  相似文献   
2.
孟洋 《人才瞭望》2016,(3):39-40
2015年的春季各省公务员考试陆续展开,很多考生正在热火朝天地备考。在最后这段并不是很长的备考时间里,应该如何把握每一分每一秒进行有效率的学习,显然是考生们最应该关心的,尤其是行测考试,需要一定技巧或方法才能将题目中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2015年的春季各省公务员考试陆续展开,很多考生正在热火朝天地备考.在最后这段并不是很长的备考时间里,应该如何把握每一分每一秒进行有效率学习,显然是考生们最应该关心的,尤其是行测考试,需要一定技巧或方法才能将题目中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孟洋 《决策》2015,(1):76-77
申论作文在笔试中分数所占比例较大,作文写作要有新意、不落窠臼,内容必须要鲜活、充实。随着国考笔试的落幕,2015各省公务员考试又拉开帷幕。作文在笔试中分数所占比例较大,如何在考场上拿高分也是很多考生最关注的话题。那怎么写好申论作文呢?如何防止跑题与偏题对于申论作文来说,立意首当其冲,是申发论述的敲门砖。很多考生不能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立意错了作文就不可能有好的分数,哪怕考生写得文采飞扬也不能获得考官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美学思想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其中"自然"观是其美学思想的主要方面。龚自珍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开拓者,吸纳了庄子"自然"的文艺观,其中"法天贵真"与"淡然无极"对龚自珍的美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宏观、宽泛的可持续性战略内涵与企业微观、具体的经营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是中外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的挑战。通过对可持续性的理论认知与企业实践困境的分析,本文探讨了可持续性战略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实现路径,从可持续性产品管理以及流程可持续性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与策略,并设计了对应的分析模型;针对实践模型中决策资源以及实现技术的异质性,提出了面向可持续性的集成模式。  相似文献   
7.
一、英语翻译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透彻理解原文--基础素质.英语翻译人才首先需透彻理解原文,这是做好翻译的基础.失败的翻译,或者说错误的翻译,往往是译者没有真正"钻进"原文.一般来说,英译汉时译者"进不去"的情况比汉译英多.这是因为译者有时没有或不能理解英语原文,而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理解汉语一般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8.
孟洋 《学术交流》2012,(5):175-178
有清一代,"艳词"的内涵特质一度成为词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清初纳兰性德以"独抒性灵"、比兴寄托的理论和创作,有力地奠定了"艳词"格高韵远之特质的坚实基础。纳兰借艳词抒写真实的人生况味、悲痛的生命体验和坎坷的心灵历程,故其词往往笼罩着一层哀艳凄绝的感伤色彩。迨晚清常州词派之况周颐,以"艳词"写沉痛而融摄"重、拙、大"之旨,其词融家国身世于一体,而又出之以旖旎温黁之笔,不仅丰富了"艳词"的内容含量,且再次充分展现了"艳词"格高韵远之美感特质。此外,两人的词学实践也在某种程度上揭橥了清代词人努力将"艳词"回归正统文学阵营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9.
孟洋 《北方论丛》2012,(3):21-24
王国维《人间词话》标举"境界"说,并推崇纳兰性德为有清一代"独得意境之深"的重要词人。王国维不仅于词学批评上对纳兰抱持赞赏与接受态度,而且在词体创作方面也接近纳兰,尤其以袭用纳兰词中"人间"意象为其创作接受的鲜明标志。二人赋予"人间"意象以丰富深邃的意蕴内涵,既有对男女爱情的讴歌,也有对历史兴衰的忧嗟和对世态冷暖的鞭挞。王国维从纳兰词中汲取了丰厚的创作养料,同时也激活了纳兰词中富有时代特性的生命细胞。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人称代词的活用用法作以简要的总括概述。通过对三身代词的活用用法、非三身代词的活用用法,以及对人称代词活用的比较研究,对前人的研究和著作基本有了一个简要的概括。以前人的总结来强化今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研究并为其指明方向,是本文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