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爱中华,就要讲团结;讲团结,就是爱国家。爱中华,就要同发展;同发展,方能促团结。爱中华,就要共命运;共命运,就是相互信赖、休戚与共。  相似文献   
2.
1998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在谈到新疆历史与现实稳定的关系时明确指出,要系统研究和正确宣传新疆发展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以利于澄清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歪曲和杜撰新疆民族、宗教演变历史的  相似文献   
3.
把宗教看作社会建设的必要元素,这在改革开放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归属社会文化的范畴,也就当然具备了服务社会建设的工具属性,成为社会建设中可资利用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掘并发挥宗教整合社会的积极作用,可以使我们在法制和制度手段之外拓展出一条引导信教群众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翻开《汉语成语词典》,有一条称作“投笔从戎”的典故,它向人们昭示的是一则不惜舍弃优裕闲适的诗书生涯,甘愿冒生命危险而献身祖国边疆事业的英雄事迹。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东汉时期在西域大展宏图的班超。几十年间,他身在西域,以西域为家,为中央政府有效治理西域操劳不息,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和智慧,真可谓鞠躬尽瘁。就在同一册词典中,赫然映人你眼帘的还有一个与他相关的辞目,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望文生情,不难使人感受一股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豪迈气概。班超是东汉扶风平陆人(今陕西省兴平县),从小生活在诗书氛围浓郁的…  相似文献   
5.
试论民族团结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基石,也是民族团结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也是民族团结的根本理论指针;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涵,也是民族团结的根本立足点;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民族团结的根本政治原则。  相似文献   
6.
1840年,英帝国主义为保护其肮脏的鸦片贸易,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了中国镇闭已久的大门。从此,泱泱中华帝国陷入了任人欺凌的困境,割地赔款,丧失主权,积贫积弱益甚,辛酸难以尽述。但是,意志坚定的中国人并没屈服,他们从未放弃与列强的斗争,不断在逆境中探索富国强兵之路,竭诚尽智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左宗棠不畏强权,力排庸议,成功收复沦陷于外敌之手的新疆疆土,扭转了鸦片战争以来逢外寇必败的颓势,大长我民族志气,在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鸦片战争后,在东部沿海地区饱尝…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 ,马列主义的东渐 ,给长期在黑暗中探索富国强民之路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指示了光明的前景 ,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历史地位。另一方面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密切结合的硕果 ,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开启了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大门。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 ,植根于近代中国文化救亡图存的深层背景 ,它一举澄清了近代中国社会因价值观破碎而导致的前途迷惘 ,维护了中国文化的自主信仰 ,保证了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先进性和牢固性。笔者…  相似文献   
8.
“新疆精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精神”作为“现代文化”的精神内核,涵盖了“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主流思想。“新疆精神”是时代要求与历史传统的统一,是义与利的统一,是惠民生与聚民心的统一,是知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推进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更不能僵化地等同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一体的,它充分揭示了新疆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即大力推进新疆的现代化进程。现代文化与现代化相对应,是现代化的产物。现代文化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它构成了人们社会生活有形与无形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