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鲍德里亚看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相关范畴都建立在西方传统理性主义思维之上,不仅无法作为揭秘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神话的理论工具,反而成为其同谋。他将历史唯物主义视做"关于生产镜像的自我迷恋",进而提出要全面"解构"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上,马克思在社会研究中强调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与西方传统思辨哲学有本质的区别;相反,鲍德里亚迎合后现代解构之风,强行解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典型的"纯思辨"色彩。  相似文献   
2.
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党的文艺工作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致力于民族解放与国家发展大局。从艰辛成长到曲折探索,到蓬勃发展,再到丰富创新,党的文艺工作有辉煌成就,也经历过坎坷曲折,它为百年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提供了精神动力,注入了思想活力。党的百年文艺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坚定党在文艺工作中的领导地位,维护人民在文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并始终把握“弘扬主旋律”的文艺工作主题。昨日之史,今日之鉴。百年历程启示我们,在今后的文艺工作中,要坚持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娱乐性与教育性的统一,要善于定目标、举旗帜、聚能量,不断展现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3.
在弗洛姆看来,人的生产性潜能发挥出人的本质,异化是对人的生产性本能的否定。异化具有深刻的人性根源和社会根源,它导致了人的精神生活的空虚和人性的枯竭。他认为,可以从制度和精神等方面对异化之症进行救治,他开出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以及爱与集体艺术的诊治药方。弗洛姆的异化的理论内容深刻、别具特色,试图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但带有着明显的人本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4.
詹姆逊将资本主义划分为市场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晚期资本主叉三个阶段,在文化层面上分别相对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此基础上,他着重分析了“在场”的晚期资本主义及其文化逻辑——后现代主义。在分析中,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进行了将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结合的尝试,旗帜鲜明地阐释了其独特的后现代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5.
宋德孝 《创新》2009,3(3):16-19
在弗洛姆看来,人的生产性潜能发挥出人的本质,异化是对人的生产性潜能的否定。异化具有深刻的人性根源和社会根源,它导致了人的精神生活的空虚和人性的枯竭。弗洛姆认为,可以从制度和精神等方面对异化之症进行救治,他开出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以及“爱”和“集体艺术”的诊治药方。弗洛姆的异化理论内容深刻,别具特色,试图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但带有明显的人本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6.
宋德孝 《创新》2015,9(1):42-47
对于消费异化的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理论关切之一。马尔库塞、弗洛姆、巴特、列斐伏尔、鲍德里亚、莱易斯、阿格尔对此均有所涉及,他们结合消费社会批判,分别借由精神分析学、符号学、生态主义等学说入手,从力比多的压抑、社会符号化、生态危机的理论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消费异化现象进行了各具风格的理论批判。他们将消费异化批判与各自不同的学术立场结合起来,颇具参考价值和时代性,但也存在过于理想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宋德孝 《北方论丛》2012,(3):135-138
受索绪尔符号学的影响,巴特、列斐伏尔、鲍德里亚等消费社会理论家认为,消费社会中消费的涵义发生了转变,它超越了经济学意义对物品使用价值的占有,成为一种对意义关系的占有,即符号性消费。他们进而将对消费社会的符号学批判纳入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范畴之中,试图开创"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他们提出的"符号消费"、"符号价值"、"符号的政治经济学"等范畴,颇具时代性,但试图将"符号的批判"替代马克思的商品逻辑批判,尤其试图消解使用价值的现实性,则是其理论舛误所在。  相似文献   
8.
在鲍德里亚看来,消费社会中物的功能走向了零度化,符号形式取得了至上的统治地位。在消费世界中,一切物品都以符号化形式存在着,就连“美丽”也不例外,人们对“美丽”的追求被化约为一种符号运演的过程。“美丽”的符号化折射了一种深层的社会逻辑,反映了消费社会中“符号价值”的确立过程,体现了消费的意识形态功能,掩藏着深层的拜物教逻辑。  相似文献   
9.
弗洛姆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消费异化的社会。人们与所消费的物品间失去了真实、本质的联系,走向抽象化、空洞化;消费由手段变为目的本身,成为被迫的、非理性的目标;人们在异化消费中失去主动性、创造性和快乐。这种病态的消费心态建立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基础上,他倡导建立健康、人道的消费行为。弗洛姆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具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然而其对异化、人性等概念理解并非完全科学的,对消费异化的批判也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和主观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0.
在詹姆逊看来,作为“缺场”的历史与“在场”的当下之间具有“同一性”还是“差异性”,是造成历史主义矛盾的基本原因。他认为“文物研究”、“存在历史主义”、“结构类型学”和“尼采式反历史主义”都不能解决历史主义的矛盾;将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作为阐释历史的绝对视域,才能解决历史主义矛盾中“客体逻辑”与“主体地位”两个方面的难题。然而,认为“生产模式”包括文化生产的观点,表明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