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修辞学以修辞为手段,寻找“最佳”的劝说方法,目的是说服听者,彼此沟通。达到同一,是一种方法论。西方修辞学核心内容——修辞即劝说方法研究。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PAC分析理论与西方修辞学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修辞主体的社会心理因素对修辞策略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高校心理辅导员的修辞技巧,增强心理辅导的说服力及影响力寻找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
动机性访谈是当前西方临床心理学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对成瘾行为具有良好的疗效。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动机性访谈在其本质精神的引领下,通过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相继提炼出临床操作概念模型I和作用机制模型Ⅱ,标志着动机性访谈的理论研究视角由归纳表层操作原理向揭示深层起效机制演进的发展轨迹,体现出了有别于其他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3.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过去就有各种不同的疏解,近来在讨论孔子“礼”的思想中,各家也有不同的解释,这两句话究竟反映什么社会的礼制,其实际内容如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是指的刑罚,“礼”是指的礼制。刑罚是统治阶级压迫敌对阶级的工具,是有鲜明的阶级性的。这里“大夫”与“庶人”对举,显然是两个不同的阶级,“礼”与“刑”对举,当然也是阶级的“礼”。  相似文献   
4.
邓李肇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4):148-149,147
本文试图借鉴西方修辞学理论结合PAC理论,探讨受众分析与跨文化有效交际的问题,以拓展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经”和“史”的关系问题,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两者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这是历来聚讼的一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如何来分析研究经学史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个工作象开发矿源一样,可以说目前还在钻探的阶段。年来周予同汤志钧两先生发表了好几篇关于经学史方面的文章,最近他们又提出“经”和“史”的关系问题来。现在就这一问题,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来就正于两位先生。  相似文献   
6.
在奴隶占有制的社会里,作为生产工作者的奴隶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被奴隶主当成牲畜来任意买卖赠送和屠杀。奴隶主阶级靠着手里的国家机器对奴隶进行残酷的榨取和镇压。作为奴隶占有制的法律是奴隶主阶级意志的反映,因之奴隶法的主要特征就是在严格保护对奴隶的占有权来巩固奴隶所有制的社会秩序。在奴隶制的残酷压迫下,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是极尖  相似文献   
7.
始于清末的广东地方自治政策,在辛亥革命后,以沿袭清末自治的形式继续实行.即便处于以“独裁”、“专制”著称的龙济光政权时期,其仍能在当时就任民政长的李开侁的指导下得以规划和实施.1914年2月,袁世凯发出了停止自治的命令.此举使得地方自治政策逐浙向恢复乡绅制度和保甲制度的方向发展.自清末延续下来的地方自治政策因此一度中止.各级议会组织亦因自治制度的停止而被废除.这使得在清末时期形成的以省会广州为据点的广东地方精英领导人——传统广东士绅(遗民),和致力于乡村教育、慈善事业的广东地方精英之间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秘密社会史研究是一个颇具难度的领域,地方秘密社会史研究尤为薄弱。《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秘密社会研究》一书在研究内容、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和史料运用等方面均不乏创新之处,是地方秘密社会史研究的力作,也说明地方秘密社会史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在清末地方自治政策下,以开展地方自治启蒙活动为目的的广东地方自治研究社在广州成立.为响应此举,省内各乡村的地方精英也纷纷加入该社,并在各自的家乡成立自治团体.这些自治团体是以乡村内各种慈善活动的组织策划者、即有力宗族为领导而实行计划的.  相似文献   
10.
近来史学界在农民战争与宗教问题的讨论里,有的同志否认历史上不同的阶级有不同性质的宗教;有的认为中国并不存在产生宗教异端的社会条件。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进一步讨论。列宁在“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一文里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是唯物主义者,是宗教的敌人,但是他们应当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就是说,他们不应当抽象地提出反宗教斗争的问题,不应当根据抽象的、纯粹理论的、始终不变的宣传来进行反宗教斗争,而应当具体地、根据当前在实际上所进行的、对广大群众教育最大最有效的阶级斗争提出这个问题。”列宁这一指示就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者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