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下,文学叙事研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多样化活动,它以多种研究方法为特征。就这些方法而言,目前有五个研究论题特别显著:非模仿叙事、数字叙事、真实与虚构之分、叙事空间以及修辞美学等。修辞美学不是走向判断文学质量高低的普遍标准,而是走向理解叙事如何以自己的条件起作用,走向理解那些被恰当地用来判断叙事条件的标准。雷蒙·钱德兰的小说《沉睡》的结尾与霍华德·霍克斯将小说改编为电影的结尾的比较表明,这些标准不仅仅是关于美学的,而且还涉及形式、伦理、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麦克尤恩的处女作《家庭制造》是一则自我成长的道德警示。人物叙述者"我"以自豪夸张的语调,讲述了自己进入成人世界的惊恐故事。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紧扣人物叙述者"我"为试图进入成人世界、实现从"天真"到"经验"的转变这一伦理主线,通过解构伦理身份、伦理判断和伦理意识等若干伦理结,着力剖析麦克尤恩潜藏在作品深处的伦理图旨:"我"所失去的不仅是个人的"童贞"与"童真",而且在更大层面上投射了整个青少年群体在青春期的困惑、烦恼与迷惘以及他们可能潜在的道德滑坡和伦理缺失。  相似文献   
3.
尚必武 《学术论坛》2008,31(3):167-173
文章以追踪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进程和态势为中心旨趣,着力考察其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的演进与转移,希图由此窥探后经典叙事学之存在维度.文章试图说明,一方面,后经典叙事学超越了经典叙事学的文学、文字叙事范畴,日渐走向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研究范式的语境化、动态化,在当下叙事学研究领域势头强劲、引领风骚;另一方面,后经典叙事学的崛起也引发一定的误解与问题,颇有澄清和探讨的必要.此外,在后经典阶段之后,叙事学的未来走向和发展也值得学界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今北美最有影响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家,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学越来越受到中外论者的关注和推崇。本文试图从叙述者聚焦、双重聚焦、伦理取位等三个维度,来综合考察费伦的修辞性叙事聚焦观。在叙事聚焦这一论题上,费伦挣脱了故事与话语之分的教条式羁绊,在驳斥西蒙·查特曼、杰拉德·普林斯等人关于叙述者无法感知,不能充当聚焦者这一论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叙述者充当聚焦者的可能性与效果,并分析了由此而产生的双重聚焦现象及双重聚焦对伦理取位的影响,为叙事聚焦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尚必武 《江西社会科学》2024,(2):79-88+206-207+2
儿童文学中的非人类叙事存在四种类型:自然之物的叙事(如关于动物、植物、岩石、水和盐等的故事)、超自然之物的叙事(如关于精灵、恶魔和怪物等的故事)、人造物的叙事(如关于硬币、椅子和玩具等的故事)、人造人的叙事(如关于木偶、稻草人和机器人等的故事)。在“非人类转向”语境中,儿童文学中的非人类实体发挥了讲述功能、行动功能和观察功能。因此,考察儿童文学中的非人叙事不仅有助于引导儿童读者关注人类/非人类之间的界限,强调人类/非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且还有助于思考诸如他们何以成为更好的人类以及如何通过培养对非人类物种的共情、体验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互为主体性而去努力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爱德加·爱伦·坡的短篇精品《厄舍府的倒塌》作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朵奇葩,历来深受中外论者的偏爱。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源于一系列二元关系的整合与分离。具体而言,是理性与非理性、厄舍府与其主人、罗德里克和他的妹妹,以及文学同现实之间的整合与分离。  相似文献   
7.
2009年是西方叙事学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西方叙事学无论是在叙事理论建构,还是在叙事理论批评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本文首先从该年度西方叙事学界发生的几件大事谈起,重点讨论了叙事学研究基本工程的持续建构、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与新方法、叙事学基本概念之重新审视等论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西方叙事学的发展趋势与特征.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纳伯科夫凭借其代表作《洛丽塔》在世界文坛颇负盛誉,而对《洛丽塔》的主题思想加以不同的理解和 阐释也一直使得文学批评家们乐此不疲。本文撇开以往大多数批评家们所讨论却又纠缠不清的道德主题,转而从时间 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主人公亨伯特如何抗衡时间、诉诸写作、追忆过去、寻求恒久的作品新主题。  相似文献   
9.
麦克尤恩的《星期六》被批评界普遍定性为“9·11小说”,但“9·11”事件及其喻指的“政治”命题绝非小说的终极旨趣。在更深层次上,《星期六》暗藏的是“两种文化”即神经外科医生贝罗安所代表的科学与诗人黛西所代表的文学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借助小说,麦克尤恩喻指了“两种文化”在排他性背后的互补可能,即科学之于人的肉体犹如文学之于人的精神,二者须臾不可分离,由此为横亘在两大学科之间的“斯诺命题”作出了自己的注解。  相似文献   
10.
文章竭力钩沉五十年来隐含作者概念在西方学界的嬗变.重点探讨了三个问题:隐合作者的诞生语境以及布思本人在这一概念上的阐述盲点;在描述语境和阐释语境下西方学者围绕"隐含作者"概念的争论;隐合作者的各种衍生概念及其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驳斥了部分西方学者关于"隐含作者退场"的论调.文章认为,不管西方学界围绕隐含作者的争论如何演变、如何复杂,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它始终都有存在的必要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