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村上层建筑建设滞后已成为农村"四个文明"一起抓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为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必须调整农村上层建筑,使其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因此,乡镇政府机构应转变职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放权于民,采取有效形式,扎实推进农村民主建设,同时找准载体,调动农民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尹在赋 《社科纵横》2008,23(12):64-65
"粮荒"在世界蔓延,一些国家因饥荒引发了骚乱.作为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的中国,粮食市场却是相对稳定的.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基础上,采取了积极的粮食生产政策是我国粮食市场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同时认为发展本国农业是确保自己粮食安全的根本,并提出了发展本国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的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尹在赋 《社科纵横》2009,24(1):10-1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迅速行动,出台措施,加强文化建设。从建设的实际看,成绩突出,问题也存在。重产业轻思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此,本文认为,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理解文化的内涵和实质。从实际出发,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尹在赋 《社科纵横》2009,24(4):155-157
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各类人才的主渠道。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所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将由教育来承担。教育的优劣,决定着人才素质的高低及其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适应程度。中国现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不适应,特别在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人文性培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5.
尹在赋 《创新》2009,3(7):65-67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胡锦涛总书记"共建共享"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了原则,指明了方向。只有在共同建设的同时,实现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和共同享有,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