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1.
《托夫勒论企业改革》(《The Adaptivc Corporation》)是阿尔温·托夫勒(Alvin Toffer)1972年为世界著名的企业——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又称“贝尔”公司)提供的一份关于公司体制改革的秘密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托氏成功地运用了权变理论,提出了与权威的“规模经济”大相径庭的分权观点。这一分权观点对我国的改革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2.
尽管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受到诸多情绪化质疑.但在雇员利益、消费者权益、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方面,外资企业所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现状普遍要强于中资企业.跨国公司无意也不可能成为社会责任的"楷模",中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是跨国公司最有约束力的参照标准,目前中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已经成为推进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前行的障碍.因此,要以树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标杆为主线,对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进行客观公正监督,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基石—竞争情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新健 《管理评论》2002,(12):32-35
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出现了两个令人关注的重要概念-核心竞争力与竞争情报,本文从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角度探讨竞争情报的价值所在,充分阐述竞争情报是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新健 《社会科学》2007,46(12):28-33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迄今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其理论基础、概念属性、各国视角、实践操作层面都存在较大的分歧。基于此,本文通过辨析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分歧源,尝试以企业的社会角色切入,重新界定这一概念。企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复合属性的概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两个灰色区域。这两个灰色区域不仅导致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分歧与争论,而且还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世界500强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数量在迅速增加,这与申请中国专利一样都是跨国公司在华竞争战略的一部分,主要取决于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和中国的区位变量。500强在华跨国研发中心多来自发达国家,在华的区位和行业结构分别与其FDI的区位和行业结构高度相关。在华跨国研发中心以独资方式为主,在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政府应据此运用政策引导跨国研发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