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学界对于白居易的诗风多以“浅切”概括之,但如果仔细考察白居易的作品,特别是其晚年作品,我们会发现,随着他思想的转变和中隐思想的提出,他的诗歌理论发生了转变。与之相适应,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呈现了向内收敛、以理为主的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2.
历来论者多认为苏轼尊崇白居易之原因在于二者出处进退的相似,但通过对白苏知识构成的解析可以发现,二者受佛道思想影响甚深,在认同佛教般若空观基础上,受道家相生相待观物方式的影响更深。这使得二者皆未能放弃对现实意义的追寻,未能达到超越现实的境界,也使二者的思想一直处于矛盾的状态。白苏知识构成的相似决定了他们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的接近,而这正是苏轼产生慕白情结的深层原因。对此进行详细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推进白苏二人的思想研究,对于研究唐宋文人接纳佛道学说的过程及影响亦具有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西诗派诸诗人对诗歌创作思维极为重视,而其理禅兼修的学术渊源使其观照外部世界的“活观”成为其诗歌创作思维论的核心.这种兼具儒释特色的活观照物的方式进入诗歌创作思维,使其诗歌明显倾向于书写创作主体所感悟到的生命本真存在的自得与欣然,此种书写内容上的转变,使其诗歌呈现出自在平和的整体风貌,也使“气象和平”与“贵富”成为其诗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4.
左志南 《民族学刊》2021,12(5):36-40, 110
民族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在教材选编、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方面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根据自身特点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做有针对性的探索和研究的同时,不应先入为主地夸大这种特殊性。在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讲话精神号召下,“大学语文”教学目的应培养学生开阔眼界以促进民族团结,教学实践中应认清学生现实公平对待,教材选编则应正确认识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中团结一致、凝聚为一个整体的历史事实,并且要选择忠实反映这一历史进程的文学作品。这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更能使学生认识到各民族拥有共同的命运,了解祖国的解放与建设是多民族共同参与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胡安国《春秋传》继承程颐观点而又有所突破,首先从主体心体先验的角度,强调"心"在解经中的作用,同时以心体之先验作为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会得圣人之意的关键.以基于"夫妇,人伦之本"的家庭作为历史单位,以源自于此的父子、君臣之义是否被遵循作为观照历史的视角,标明了天理这一抽象的绝对精神是如何体现于具体人事的.在历史规律的认识方面,胡安国将三代解释为按照礼义规范运行的理想治世,依据其天理的本体体认,提出"以人合天""以义立命"的个体自处原则.而后胡寅、胡宏皆从完善本体解释的角度努力实现对其父思想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7.
江西诗派诗人的诗学思想具有理禅渊源,亦有融通儒释的自觉意识,其学禅特点及融通儒释的具体方式,与黄庭坚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儒释整合文化发展趋势的表现,也是他们选择黄庭坚作为理想人格范式的深层原因。此理想人格范式的选择,使他们的诗歌习惯于抒写抱道自居的平和情怀,这使江西派诗歌审美追求呈现出自在平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思想驳杂,与佛道关系密切,其对于佛道思想的吸收,是侧重借鉴佛道观照世界的方式,即"空无"与"虚化".而白氏始终不曾具有融通佛道的思想意识,这种缺失使其晚年思想始终处于一种矛盾,这正是后人以"畏死"、"白俗"评之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作为临济宗黄龙派门人的黄庭坚,其颇具探索、践行禅学修养的自觉意识,其禅学修养路径是通过反观自身以明了自身本有之真如自性,然后通过对此真如自性的护持,最后达到随缘任运之精神境界.这与他身为儒者对儒家修养功夫的阐发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而黄氏有关儒释修养论的探索与阐发,亦对思想界的儒释整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黄庭坚思想的构成与其对佛教理论的学习关系紧密,这也影响到了其诗歌创作。其中"静观"这一佛禅观照方式对其思想的影响尤为显著,投映在创作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表达对"真如"之心性的感悟,一是描写对"真如"心性观照外物时所得之洒脱超然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