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领导者的个体素质,一般是指构成领导者的基本要素的性质和特征。它是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统一,以社会素质为基础。领导者个体的自然素质,主要是指领导者先天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性质和特征。而领导者个体的社会素质则是后天通过学习和实践形成的。因此,概括起来,领导者的个体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生理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最基本的性质、特征及其所达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 改革是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在方兴未艾的改革浪潮中,不少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领导部门都明确提出了活力问题。探讨全面改革与活力的关系,乃是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必须给予正确回答的重要理论问题。 所谓全面改革,是指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家庭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具有社会系统工程性的改革。特别是涉及上述四大方面的体制改革和观念变革。而在各个领域的改革,又包括各个方面、环节和层次。彼此之间,还有个配套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一、建立现代领导者科学群体结构的必要性 结构是把系统诸要素结合起来的形式或组合方式,包括比例和关系等。领导者的群体结构,是指把领导的个体联合起来的组织形式或结合方式。它包括领导班子成员的人数、职务分工、比例、排列顺序和组合情况,等等。现代领导者的科学群体结构,则是指现代领导者最佳或曰最合理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现代领导者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取得最佳领导效能,不仅要重视、提高领导者个体素质,要建立科学的群体结构,而且还必须正确处理现代领导者内部矛盾,不断提高群体结构的优化程度,改革不适应我国干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千姿百态的,解决形式上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根本上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内在表现形式,即表现为矛盾内部对立双方的变化;二是外在表现形式,即表现为矛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57页)本文就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系统中诸类型的子系统的矛盾共同起作用,而产生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起码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从宏观上去进行把握。 第一、以内部矛盾为根据的根本动力和以外部矛盾为条件的辅助动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成功解决香港问题时指出:“这应该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难看出,我们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解决这个重大而棘手的问题,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的,而在这一成功的实  相似文献   
9.
<正> 广东省哲学学会于1988年2月1日和10日先后召开了两次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研讨会,着重探讨了初级阶段的划分依据、基本特征和社会结构等问题.现简介如下: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划分依据问题,不少同志认为,初级阶段的划分依据问题是初级阶段理论探讨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对划分依据的理解,关系到在实践中如何准确地把握生产力的根本标准.有人认为,划分社会形态用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方法,首先要弄清楚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解决方法的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结构、条件和解决形式,以及主体的状况。矛盾的性质,是矛盾解决方法的决定性的制约因素。一般来说,矛盾性质不同,矛盾解决方法也不同。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同性质的矛盾也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矛盾双方或诸要素的发展根本方向或根本利益不一致的,属于对抗性质的矛盾,往往要用对抗的形式、外部冲突的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