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启而不动”问题的原因在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发展有一个递进的过程;以政府为主导的外生结构性力量不足以及内生结构性力量的弱化.重新审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分步骤确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实目标、外生结构性力量的有力嵌入和内生结构性力量的发掘、整合是推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晓丽 《南都学坛》2006,26(4):105-106
我国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与匮乏的资源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使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必然的选择。为了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就必须完善与其配套的制度设计。一是通过立法和完善法律法规把循环经济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二是从政府奖励、政府购买、税收优惠等方面,探索和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乡镇机构改革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乡镇改革的不同路径,结合各地改革的实践,提出新一轮的乡镇机构改革必须以创新的理论为指导,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各项配套措施协调推进,并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利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城市下岗问题已变得非常突出。据统计,1995年全国下岗职工约为400多万,1996年为800多万,1997年上半年已增加到1000多万人,若再考虑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城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约为13-15亿),从80年代中期以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以“民工潮”的形式自发流入城市,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势头有增无减。1995年以来,农民进城就业已达5000万人。在“工人下岗”与“农民上岗”的矛盾中,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大中城市政府为解决本市劳动就业纷纷制定政策,分别采取了“按比例就业(即:规定在不…  相似文献   
5.
产业融合与我国多功能农业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的产业融合化发展使现代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分析农业产业融合化发展与建设多功能农业之间的内在逻辑,通过产业理论创新和政府政策构建,以农业产业融合化发展促进农业综合效益的提升和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