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庄伟杰 《晋阳学刊》2005,(1):103-108
真正的诗人总是保持恒久的前倾姿态,在人格上确立一种自觉的边缘意识.正如古今中外一切大作家大诗人一样,余光中的生命境界和精神世界是立体多元而又充满矛盾的,同时也保持其微妙与和谐的统一.余光中展现的世界具有多重的美学内蕴和多维路向.我们发现,当诗人从边缘立场出发,至少在两种向度上同时展开一是既能作为个体生命独特的心灵图景与创作主体的生命感受;二是又能作为表现出人与超自然两个层次的契合上,发出关于人类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和关注以及体现出文化与历史传承的真义.余光中诗歌对当代华文诗歌写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摄影与文学的联姻对艺术意味着综合性的某种复兴,它为读者提供视觉与心灵上的美感和愉悦。摄影文学作为一种自在的边缘文体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个性,创作主体用情感的链条将抽象符号与具象符号加以熔铸和化合,或传达情思,或营造意境,或寓含象征,从而构成具有内质生命的新的完整形象,展现出特殊的艺术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3.
华语(汉语)诗歌的传播与接受是一项颇为复杂的审美文化工程。在跨文化对话中进行深入而系统的当代性思考,融贯古今,会通中外,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出发,寻求创新性的超越或超越式的创新,以及彼此阃的相通性与差异性,拓宽对话与思维的空间,在交流与批评的循环中展开,如是,方能达到不断深化并走向澄明之境的目的。因此,对作为文化载体的诗歌符号系统进行跨文化分析透视,在跨文化对话中确立诗歌传播与接受的姿态,明确传播诗歌文化的旨趣与诗歌审美的差异性以及诗歌传播的特殊效应,即为华语诗歌的传播与接受寻找到更加理想的契机,这样便能在共享的时空中,让华语诗歌的发声传达出人类真正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华文文学的版图上,澳洲华文文学的崛起和形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澳华女性作家们不甘示弱,以缤纷多彩的文本展示自身的景观,呈现出女性的精神空间和价值关怀。澳华女性作家的阵容庶几占据澳华文学的半壁江山。抗凝的实存真像与心造镜像的建构,萧蔚的人类意识与自我本色的书写,张典姊作为海外女学人营设的心灵憩园,从多个侧面为我们展现了海外女性作家徜徉于跨文化语境中的边缘书写。  相似文献   
5.
当古远清教授以"伊妹儿"向我发来消息,告知他将迎来自己的七十寿辰时,我实在不敢想象,这位平日乐呵呵的教授,已然走过这么远的路程。似有一种清醒的幸福感跟随着,驱使他即便进入"古稀"之境,依然忘不了津津乐道地"炫耀"一下自己的人生之旅,仿佛  相似文献   
6.
春天刚刚完成使命走向夏季的腹地…… 当我接到一部很特别的,并且命名为《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集,的确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这赤日炎炎似流火的时节。说它很特别,是因为这部诗集不仅出自一位讲授古典文学的大学教授之手,而且是以近百首唐代诗歌为母本,采用“写意”的方式创作的一集现代新古典诗歌,旨在让读者、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好更有效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经典,让传统经典以一种更鲜活灵动的形式走进当代社会。这一切无不给了我一种诱惑、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女诗人群体中,李轻松是"另类"的。从文本旨趣、生命情结、审美取向上捕捉其潜在的或显在的写作向度,无论是万物之妙与生命之美呈现的本真律动,还是左右开弓与心灵自由展示的悖论奇观;无论是超越时空与超越生命存在的诗性传达,还是聚诉衷肠与隐秘之光敞开的灵魂风景……对李轻松而言,诗歌就是她的生命形式,或以神秘的方式机敏把握世界而显示出诗性智慧,或以灵异的想象对应自我、自然和女性去获得自己的诗意建构。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弥漫其字里行间的,多了一种不失敏慧、宽容自如的女性情怀,多了一种从容包举、平和自然的知性氛围,多了一种舒展而自在、广袤而沉着的风格样貌。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经典将跨越国界、超越意识形态、超越狭隘的民族观念,且为全人类所共享。讨论海外华文诗歌经典化的缘由和必要性,寻找一种带有综合高度和提高诗歌创作与研究的参照系,相信对海外华文诗歌经典的生成和建构可以带来诸多启示性意义。经典诗歌的奥妙,正在于经典诗人比起一般诗人在处理自我与世界、现实与理想、传统与现代等多重层面提供独一无二和不可替代的文本。诗人洛夫“二度流放”海外(加拿大)书写的《漂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特别是文本所展示的个人独特气味和带有经典气质的书写,将如同诗歌史上的那些经典诗作,不断流传下去。从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与接受角度来加以考察,事实上海外华文诗歌中具有经典意味的诗人诗作远远不止于此,需要我们不断追踪、发现和寻找。对于生活或旅居在海外的华语诗人,只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和从容的姿态面对自己进行书写,怀抱着真诚而辽阔的爱,就能看到华文诗歌的美丽前景和未来希望。  相似文献   
9.
当代汉语诗歌怎么样了,它将会何去何A47我们为何需要诗歌?诗人何为?等等,人们对此禁不住加以发问。本文认为,只要我们建立在人性人道的基础上,对汉语诗歌从观念到写作进行一次创造性的更本质更真实的革新,张扬汉语的诗性光芒,就能为华文诗歌提供一条可能的出路和走向,相信那时诗歌会以其优美、底蕴,积淀和健康而独特的表达路径,越走越远,越走越长。  相似文献   
10.
对近年来留学生文学创作的回巡和反思,在某种程度上,不只是为了完成对它的再认识,还意味着对其自身与历史对话方式的再思考。边缘地带族群漂移状态的写意画卷、难以割舍的情结与文化冲突的呈现、个体生命体验与人性关怀的凝重书写等,让我们在回巡中窥见留学生文学作为特殊时代的产物折射出特殊的人文精神嬗变和历史变化的轨迹。然而,具有分量、深刻大气的作品尚少。因此,进行有的放矢的反思,对留学生文学创作寻求新突破,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