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就思想政治课评估与测试的目标、特点进行了探讨.并探索性地提出了思想政治课中针对学生的评估与测试体系,思想政治课中针对教师的评估与测试体系.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性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学校德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核心,将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鼓励学生敢于对传统道德规范提出质疑并进行道德创新,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德性,从而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本文从探讨学校道德教育的迫切性与实效性出发,提出了生活德育的主题,并对其内涵及理解作了阐析,研究了生活视界中学校德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庄永敏 《新天地》2011,(9):11-12
针对《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提出了几方面的建议: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重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提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鼓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5.
论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道德主体性涵义的界定,学校道德教育中问题的阐析,论述了学校德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核心,以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提出了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