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1.
苏区乡村俱乐部是中国共产党与苏维埃政府在乡村社会传播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创造苏区新文化的平台。作为苏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乡村俱乐部有效地组织了乡村的农民文化生活,它通过新鲜活泼的娱乐活动进行政治文化教育,提高了苏区农民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知识,从文化角度提倡和实现了农民的政治参与和文化享有。其成绩与经验,不失为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邵式平在主政江西期间努力谋划新江西的经济建设,因地制宜,提出了发展山区经济的主张.江西是多山的省份,有句"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老话,简明扼要的概括了江西的自然格局,所以,山区经济的开发直接关系着江西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4.
庞振宇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10):102-111
苏维埃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政治方向是根本、制度体系是基础、组织网络是核心、法制建设是保障、组织化参与是目的 的群团建设道路.党通过中央、省、县、区、乡、村六级纵向党政体系与主要通过群团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分层横向组织体系,编成一个几乎覆盖全社会的网络结构,苏区群众被编织在这个精密的"网络"之中,国家权力也因之而深入到基层社会和偏远乡村.群团工作增强了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是使历史天平向中国共产党倾斜的重要砝码,其历史经验在当代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合群立会之说",合群思潮兴起。20世纪初年,共和知识分子登上政治舞台,合群思潮的声势更为浩大。晚清政府引入西方社团制度,希冀把合群纳入可控范围之内。辛亥革命之后,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能够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合群仍是改造社会的一个重要思路。五四运动前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群团的观点。这一时期,合群的主体由社会精英转向工农大众。国民党人亦开始关注和组织工农民众。国共两党对工农民众力量的共同认识,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思想基础。合群思潮对中国近代社会走向有着重要影响,是实现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助推力量。  相似文献   
6.
1927年中国苏维埃运动兴起,农民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通过对赣东北弋横暴动的考察,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领导中国革命,是由于中共能够根据贫苦农民实实在在的多层次需求调整革命策略.中共农村革命领导者从经济上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从组织上建立起农民可以倚重的群众组织,增加农民的安全感;从政治思想上激发农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农民拥护中共的意识和革命意识.  相似文献   
7.
清季外官改制期间,省级政权的变革表现为行政机关的机构专门化、职责制度化,司法独立迈出艰难的第一步以及谘议局成为民众政治参与的新管道;州县级政权的变革表现为绅权从乡村向州县级政权的扩张,地方绅士成为州县级政权体系中的权绅。晚清政府引入三权分立原则,在推进地方政治转型的同时也经过了本土化的改造,绅权的转移开启了近代乡村社会控制弱化的历史进程,最终拉大了国家与民众的距离,使乡村社会陷入难于整合的危机。  相似文献   
8.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基调的新时期,部队管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方针,积极拓宽部队管理的途径和渠道,继承和发扬我军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同时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在部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道抱着改造社会的信念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23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第一、第三任中共党支部书记,是中共早期党员之一.黄道在北京积极参加爱国运动,是北京学生运动、北方国民革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北京学生运动,特别是三一八惨案的经历使他更清楚地认识到,要改造社会就必须反帝反封建、推翻军阀政府.北京的三年学习生活、北京学生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是黄道的人生转折点,在这个时候他由书斋走上革命战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