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用主义不只阐明突出效用的实践观,真善美统一的真理观,鼓励探索和实验的方法论,还极力提倡一种艺术化的生命观和审美主义的人生观;激励人们为生存和改变现实境遇而努力;要求人们"活得好,活得高尚";精心呵护生命,培养审美情趣,去除社会陋习,建立审美模式,塑造完美人格,实现完整人性。每个人都应该把人生当作一门艺术,在改善自我、世界和他人生活状态的过程中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或是把自己的生活建构成一种具有审美价值和反映某种高雅风格及富有个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以信息、语言、记忆工业和时间物体为代表的后现代技术,批判现代技术的机械化、商品化、功利化、权力化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物化和异化带来的各类难以预测的事故和灾难。主张在非祛魅性、多元性、生态性和非决定论的后现代科学基础上,根除"技术官僚主义",推动后现代技术往更加人道、民主、自由、智慧和艺术的方向发展,将技术进一步人性化和真善美一体化,使其真正为新人民和全人类的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之间的异同,以及列宁对恩格斯的自然观的捍卫;指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施密特等对恩格斯的“客观辩证法”的批判及否定是形而上学的,也是失之偏颇的。我们只有从历史的和辩证的观点出发,才能正确估价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4.
爱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爱的本质何谓爱?至少从古希腊时代起,就是哲学家们感兴趣和一直研究的一个问题。柏拉图认为,“只有拥有高尚目标的爱才是崇高的,值得赞美的”;主张女性要从男性的英勇、聪慧中寻找快慰;男性要从女性的热情和温柔中获得欢乐;这样,爱才会是一种伟大的精神①。17世纪的笛卡尔、莱布尼茨、巴斯卡等也都对爱作了理性的解释。巴斯卡把神明点燃的理智之火看得至高无上。他说,人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思考的,“只有伟大、清晰的理智才会爱,才会懂得自己在爱。爱是从理智出发,并靠理智来维持的。爱是集中思想于一定的对象。”②因此,即…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文化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文化作为后工业社会人类拥有的一种生存状态、精神样式和美学实践,其目的、性质、对象、形式、内容、功能和价值都发生“哥白尼式”变化。一种健全的、非祛魅的、更多尊严和更多自主性的文化将是非异化的、人道的、自由的、多元的、反本质主义的、非决定论的多种文化形式的混合体。特别是第四世界文化将日益超越政治、国家、阶级、种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真正实现自在和自为的统一;构建高质量的人文生态,塑造完整人性。  相似文献   
6.
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权力不只是在宏观上表现为国家机器或阶级统治。它作为一种强力意志、指令性话语和普遍的感性力量,存在和作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具有服务、影响、操作、联系、调整、同化、异化、整理、汇集、统治、镇压、干涉、反抗和抵触等多种功能属性;在现实界,无论是工厂、学校、军队,监狱,还是惩罚、规训、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以及知识和真理,都渗透着无处不在的权力。  相似文献   
7.
“第四世界”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第四世界”,是指20世纪70年代后,人类借助电脑网络、电子通信、虚拟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光、电、色、能、数字与信息集于一体,对宇宙万物和人类的政治经济、日常生活模拟缩合,构建起的一个新天地。它是对赛博空间、虚拟现实、网络世界和信息社会等新实体的综合。它有构成的物质基础信息和网络,有其存在的形式赛博空间和赛博时间,有存在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根据;它具有鲜明的文化性质和重要的社会价值。它与波普尔的“世界3”有质的区别,突出展示了其主体性、超现实性、虚拟性和想象性。  相似文献   
8.
走出疯癫话语——论福柯的“疯癫与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柯立足人性、权力、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知识考古学等多层面,深入分析了疯癫的内涵;指出疯癫是人性的一个构成和底线,疯子和正常人无严格界限,他们应享有人的权利.人们不应该监禁、关押、处罚或歧视疯子,疯癫是一种生命力,许多天才人物的发明创造都与"精神错乱"相关.疯癫比理性更接近幸福和真理,疯子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往往更真实.很遗憾现代文明一直在扼杀疯癫.其实,背负各种罪名的疯子是无辜的,有罪的只是社会及其权力话语.  相似文献   
9.
文本上,法是系统的和结构严密的。只要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它作为一种语言和权力话语,不只与社会制度、政治权力、经济基础、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密切相关,也与话语的性质、意义、效用以及话语的主体、对象和情境密切相关;并由此决定一切法在客观性、实在性、规律性、本质性、确定性、真理性和正义性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离散性与不确定性。同时,法还带有鲜明的社会性、权力性、工具性、实用性、强制性、偶然性、相对性和主观性。法也是权力意志的奴婢,经济基础的附庸,渗透着伦理道德、真理、正义和主观精神等诸多因素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虚拟城市就是人类利用虚拟技术构建的最具规模的虚拟现实 ,主要指谓塞博空间和塞博时间中的城市 ,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化城市。它能为现实城市创造更多的新空间 ,包括新的工业园、科技园、电子产业基地。在虚拟城市中 ,由于电子通信系统的发展 ,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许多质的改变。它将推动未来巨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给人类创造更多、更美好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