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31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81篇
人才学   49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300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870篇
社会学   116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每到周日,山西忻州华美超级商场的李肖暄等20名中层管理人员就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匆匆赶往忻州商业学校参加公共关系课程的培训,之后,相互热烈交流学习公关的体会和经验。这不是政府机关和国有大企业场景,而是一家民营商场的举措。今年以来,华美超级商场有限公司把公关员职业培训作为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一部分,以适应入世之后商业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2.
国家实行工业化、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循着这一正确社会发展模式发展起来的。而农村城市化发展速度又以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程度的形式体现,三者之间是相互包容、相互促进、互为基础、共同发展的关系。实现农村建房的科学、规范管理,则是加快农村城市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各地发展不平衡,不少地方发展进程滞后,缺乏产业支撑,重点不突出,规模普遍偏小等。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建房管理,快速促进农村城市化发展,下面,结合江油实际,谈点粗浅意见。一、江油市近年…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人的交往实践目标和方式的根本性调整.从把握生态文明价值观与交往实践观的结合点入手,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体现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在当代,这一理论要求我们致力于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创造出了三重评价机制,即自我评价、对中介客体即生态环境的评价、主体际互相评价.三重评价机制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应用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的各种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代与下一代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天主教伦理是反对一切赌博行为的,论文论述了在遇到高赔率的地下六合彩时,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和信徒的不同反应,在利益的诱惑面前宗教道德的脆弱以及市场经济大潮对信徒观念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大中型企业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从目前情况看,搞得好的、一般和差的各占三分之一,人们希望其经济效益能像生产经营状态那样同步回升而步出低效运行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使人成其为人的过程。人性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有机统一,人的精神性是人成其为人的根本标志。从人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既赋予人从事社会生活的能力,也提升人的精神发展的水准,使人性在合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总体框架下,不断向更高层次和更加完美的程度攀升,这是高等教育的精神所在。以人性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个维度的综合作为哲学基础的高等教育,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最终目的在于使人学会同自己的精神打交道,学会用多种方式去养成精神,去丰富精神,去拓展精神。  相似文献   
7.
原生态文化的界定及其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生态文化的学术界定历来存在极大纷争,原生态文化虽在概念的界定上有不严格之处,但从实践的角度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由此提出原生态文化的大概念观点。只有尽快确立原生态文化著作权的立法,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借助现代媒体等手段,建立健全原生态文化保护机制,才能达到对原生态文化既保护又开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是纯粹知觉对象.从现象学的角度看,这是经现象学还原而达到的具有主客关系本源性的意识结构,本文称之为"纯粹知觉意向性".在现象学还原问题上,杜夫海纳受到了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的多重影响,而又有自己独到的发挥和创见,这主要表现为,他把还原看作是由纯粹知性意识(胡塞尔)、经知觉意识(梅洛-庞蒂)到纯粹知觉意识的回溯,即回到知觉主体与世界的根源处.这种回溯表现在意识活动方面,就是走向感性,并外化为对象,杜夫海纳称其为"异化";而表现在意向对象方面则是,在悬置外部世界的同时,审美对象从非现实转化为现实的"现象",即在呈现中被给予和被还原的感性的对象,杜夫海纳称其为"中立化".  相似文献   
9.
景颇族居住环境及文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居住环境的有地理和人文两大因素。该文在分析景颇族居住环境的基础上 ,通过对组成景颇族居住环境的地貌、植物、建筑、小品、装饰、民族风情广场等要素的特色进一步地分析 ,探讨了景颇族文化的内涵。尝试为多元化的现代园林设计提供富有民族特色的素材。  相似文献   
10.
洪雅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该县把农村劳务开发作为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004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多人,实现劳务收入2.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980元。劳务开发已成为洪雅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劳务经济已成为洪雅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洪雅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从简单的向外输出务工人员到着力提高转移质量和组织化程度,再到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培训——转移——服务”的发展模式。——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全面增强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洪雅县劳动保障部门重视发挥职业学校的主阵地作用,试行“一校两制”,既是职业技术学校,又是劳务开发公司,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以职介机构和乡镇农技校为辅,以村社培训为补充,目前全县已建立劳务开发培训基地13个,近年来培训各类实用人才2.2万多人。按照企业用人需求开展“量身订做”订单式技能培训,先后与30多家劳务合作单位签约,涉及石化、铁路、服务、缝纫等各种行业,共安置就业3万多人。截止目前,全县已有1万余名农民工通过培训取得了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