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2000年,你是自命不凡的同桌 千禧年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冯莎莎觉得周围每个人都异常兴奋。有人忙着告别旧时光,有人忙着奔赴锦绣前程。而她,却在忙着忧伤。 这一年,冯莎莎带着让人羞愧的成绩升入初中。好在长大,有时候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跨过千禧年,冯莎莎像一头从睡梦中醒来的狮子。她开始摒弃往日里的懒惰,关注起读书这件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马王堆帛书、郭店楚简、上博楚简等新出土资料相继问世,这些资料对古代思想史研究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儒家角度看,出土资料为《易》经典化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点。郭店楚简《六德》和上博楚简《周易》的发现,证明了战国前期《易》已经成为儒家经典,《易》的经典化和秦始皇的焚书及挟书律完全没有关系。从道家角度看,以前,具备宇宙生成论的道家思想只见于《老子》,但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上博楚简《恒先》的发现,证实了战国前期还存在着好几种带有宇宙生成论的道家思想。日本研究者对新出土资料的态度可以分为三种,只有第三种敢于大胆纠正过去思想史研究中的谬误。  相似文献   
4.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在他们班的校友录里,我得知了他的现状,在南京一家化工厂上班。相册里,他笑容满面,身边依着一个温柔的、已有孕的妻。这是整场青春记忆过后,我唯一的慰藉。一15岁时的我,有个习惯,一旦心里塞满委屈,便跑到离街道不远的那个废弃厂房,坐在锈迹斑斑的大机器上,将每个指头包括脚趾的指甲剪个遍。厂房有小半个操场那么大,里面堆满陈旧的机器,氧化后它们只能被称做废铁。废铁也有人要的,一斤八  相似文献   
6.
浅夏 《社区》2008,(5):12-13
那是两个女孩子的名字。一个是念奴,一个是何满子。盛唐诗之花的漫天烟火中两道绚丽的彩霞。芳魂一缕,破云裂锦,直至宋的小令长调里,终成词牌名。她们就这样永生。她们温柔的名字是那些长短句最美的载体,将气势开阔,天上人间的唐诗渡到宋词的旖旎惆怅里。有着这样让人无限憧憬的名字的,该是怎样的女子?  相似文献   
7.
纤手力强     
李浅予 《可乐》2008,(2):35-35
爱是一根魔杖,能点石成金。他1928年出生于哥伦比亚,从小立志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他努力写作,一直写到近40岁,还一无所成,陷入  相似文献   
8.
李浅于 《现代交际》2008,(10):54-55
这个人在艺术院校读书时,已接近30岁,一成不变的老土打扮,让他成了这座著名学府里最引人注目的学生。这个人沉默寡言,整天一副庄严肃穆的神情,就连睡觉都保  相似文献   
9.
《孙子》一书产生在中国“春秋”和“战国”时期,由于中原周边民族的民族自觉而引起的建立强大的领土国家的强烈欲望的动荡年代,该书是专为战争的当事人,尤其是为政者及将军撰写的。它从指导整个战争的战略思想到指导具体战役的战术原则及其间的共同性,分十三个方面论述了战争的各种规律,是中国古代各种兵书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部著作。与西洋一般重客观的兵书不同,《孙子》是以统率者的责任为中心的兵书学,其思想核心是立足于“物心如一观”的实践的“一体观”,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10.
这里所谈的含蓄,主要指文艺家在作品小表现出的一种委婉隐约的风格,将意思、情感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便是含蓄。 清初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的大画家朱聋(八大山人),对当时的现实异常不满,为了表达他的惩忿心情,便常常借花木鸟鱼来缘物寄情。如画鸟,鱼一类动物,多半昂头,神气十分倔强。尤其在画眼睛时,常作夸张、奇特处理,将其画成方形,眼珠点得大旦黑,往往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