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个新概念,应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起形成一体化的运思和解读。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谐文化表现出丰厚的人文精神,先进文化是其基本属性,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宝贵资源,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是其重要借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其建设的现实土壤,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其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2.
一 研究概况 本研究采取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女教所现容女劳教人员进行整群问卷调查,调查中结合访谈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调查设计了具有63个题项的半结构型问卷,发放160份,收回150份,有效回收率为93.8%。  相似文献   
3.
现存《周易》一书分《经》、《传》两大部分,《经》成书于殷、周之际,然而其中八卦原理和部分思想资料当渊源遥远。先秦人说:“夏有《连山》,殷有《归藏》,周有《周易》。”(《周礼、春官、太卜》)近人纵有非议,但终不能驳其成说。究其实,《周易》是周人在继承夏殷两代卜筮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精神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张允熠  张娟 《江淮论坛》2005,1(5):59-65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观点是其人类学研究和东方社会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眼里的中国人基于19世纪的中国状况,有些观点则来源于黑格尔等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民主革命持有同情、支持和期待的态度在马恩的中国观中占主导地位,其对中国人素质的评价虽然没有摆脱西方主义的影响,但我们如果能借用马恩的看法反观自身,这对于正致力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人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总纲领和指导思想,在"三个代表"中,"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排列首位,这既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具有非常新颖和深刻的内涵.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历史范畴,21世纪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就是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党要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性,就必须不失时机地抢占当代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始终代表最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因此,能否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检验我们党能否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忠实代表的试金石.要进一步加深对"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这一论断的认识.要全心全意依靠知识工人阶级,始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从而领导中国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这种结合实际上是在实际、实用、实践层面和理论、思想、精神层面上的结合。第一种结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在革命行动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论;第二种结合是从思想上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使之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这两种结合都决定了毛泽东思想不可能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本人的思想为主体而形成的。那么,毛泽东究竟从传统中继承了什么?本文认为,毛泽东吸收了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价值的东西,这就决定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7.
回顾 1 9世纪中叶至 2 0世纪初叶中国之“文化———意识形态”的变迁 ,陈独秀曾说过 :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这三次救亡运动“皆虎头蛇尾 ,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 ;其大部分 ,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 ,莫不黑幕层张 ,垢污深积 ,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 1〕陈独秀对“五四”之前近代救亡运动失误的抨击并不为过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激进的反封建口号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和精神革命的运动 ,其结果促成了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解构 ,造成了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界“三…  相似文献   
8.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学脉继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偏颇,即认为马克思主义纯粹是外来的欧洲文化传统的产物,与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什么关系。本文运用扎实、确切的资料,论证了在16—18世纪东学西渐过程中,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对包括黑格尔、费尔巴哈在内的著名欧洲哲学家和欧洲思想界以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深远影响。作者指出,欧洲16世纪以来哲学的变革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都是其时欧洲土地上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必然结果。作者还对中国儒学对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法国的魁奈、英国的亚当·斯密学说的直接影响作了分析。据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思想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是垂死的行将灭亡的社会,由于其自身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非常牢固,无法通过自身的发展而实现向高一级文明制度的过渡,于是在鸦片战争这个外力的作用下,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太平天国革命,使腐朽的封建统治摇摇欲坠,最后在中日战争这个外力的最后一击之下将彻底崩溃。  相似文献   
10.
张岱年先生年轻时所创立的文化哲学体系,用其95岁的百年人生来谱写,可谓逾老弥坚,至死不渝.他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十余年问阐述了一系列关于中西文化的观点,展现了晚年成熟的文化哲学思想.这些思想集中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对"传统文化否定论"和"全盘西化论"的批判、主张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背景思考、对新文化体系中民族本位的思考.从中可以看出,张岱年晚年着力补充和发展早年提出的"创造的综合论",着重阐明和完善文化的"综合创新论".其晚年文化哲学思想的突出之处就是明确了新文化的指导思想,指出了马、中、西三派文化融合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