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克思的实践生产力观通过"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把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看成是由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发展所推动的自然历史过程,蕴涵着实践唯物主义的丰富内涵。由于各种原因,传统理论对马克思的实践生产观的解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误。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实践生产力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给出生产力概念一个具体的定义,但他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发展观,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传统的以物质为本体的生产力理论是对马、恩生产力观的误读,并对社会主义实践造成过不同程度的影响.重新阐释马、恩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发展观,对于我们摆脱传统理论的束缚、推进理论创新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尤其是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斯密和李斯特是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重要人物。目前学术界对于二者生产力思想的研究仍有一些空白和薄弱环节。从国民财富得以增进的原因的角度考察,斯密和李斯特的生产力思想既有相近的地方,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分歧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二者生产力思想的这种异同,不仅揭示了思想所由产生的特定文化传统和国家境遇,而且也表明各个国家发展生产力应该遵循一定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传统理论存在着对马、恩生产力观的误读.重新理解和阐释马、恩实践的生产力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