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马克思对人进行全面考察时发现,人是属人的历史存在,人的存在、发展不仅与现实具有普泛的同一本质,而且具有自身历史境遇的特殊性。人是什么,并不是由沉思默想来发现的,人是什么,只能通过人本身的生存实践的历史来生成。人不仅是古典意义上的认识主体,更是实践意义上的社会存在主体。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一切都是社会存在的现实方式,是历史的总程。即现实的人只能是实践的历史人,人不但是历史的陈述者,其本身就是历史。人的生成,展开和自我发现就是历史的实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正是马克思这一空前伟大的人类学思想体系在不同时间的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展开。因此,以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审美与审美创造的真谛,以人们的文艺实践的规律为终极的马克思文艺思想便具有了重要的人类学意义,成为马克思历史人类学思想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人们已习惯于用文化的视角领悟、诠释所面对的世界,但对文化的理解大相径庭。有关文化的已有解释不是将其界定为某种精神意识符号,就是视文化为手头使用着、可随意确定的工具,从而形成了人们运用文化的同时又为文化焦虑困扰的症状。产生这种难以消除的症状的深层...  相似文献   
3.
艺术史研究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它应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基本方面。这三个基本知识方面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以往的艺术何在、以往的艺术何以在、以往的艺术为何而在。对以往的艺术何在、何以在、为何而在的探讨,是我们走向艺术史、走近艺术史,建立艺术史知识体系的三个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4.
所有的智慧活动最终指向由人类自己创造却又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现实世界。“批判哲学”力图通过文化对策,在为人类生存争得优先权的前提下,重构自然、人、社会的总体性关系,以企实现现实世界的合理存在,从而建立了具有解放意义的理性文化观。一、超越自然的生命对策康德断言,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文化问题都与当下存在着并向历史提问的现实人自身有关。文化不是一种外在于人、在历史中自发产生作用的非人格异己力量。应该意识到,现实是走向未来的文化起点,文化则正是当下生存的人自己驾驭自己的全部内容。不过,人不是自动机器,也不是传统…  相似文献   
5.
文化语义范围的无限扩展,实际上表达了人类各种深刻的需求。我们不应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文化概念而忧虑,文化的多义性正昭示出人类对自身的多样思考与选择。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由技术创造的物化世界正以惊人力量吞噬着一切,“茶文化”、“酒文化”、“食文化”的种种清谈背后正隐藏着一种断裂、一种危机,文化必将经受超越物化的考验,这是我们在文化热后不得不再度思索文化的根由所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当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迅速向纵深发展,中国当代文化发生了急剧变化.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和国家意志为核心的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仍是当代文化的中心、主干,另一方面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日常生活在电视媒体、流行音乐、歌舞晚会、电子游艺、商业娱乐活动等综合作用下形成游离于主导意识形态之外的强大的文化潮流.这种来自日常生活的亚文化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艺术家决定艺术作品还是艺术作品决定艺术家的问题一直困扰文艺学界。康德成功地解构了这一问题 :艺术家不能决定艺术作品 ,就像艺术作品不能决定艺术家一样。决定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是艺术。艺术既不是单纯的认识 ,也不是纯粹的实践 ,艺术归属审美存在。作为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本源 ,艺术审美地存在着 ,满足着审美的本质规定并以此另类于人类其他生存活动。作品意味着审美的艺术实现 ,作品的真理在于传达美的理想、传达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8.
全部“批判哲学”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是人能知道什么、人应做什么、人该希望什么和人是什么,康德对这四大命题的“哥白尼式”的回答的出发点,便是他的对黑格尔、马克思及其当代文化思潮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批判的历史观。 1 历史所具有的涵义相对于自然,在“批判哲学”中,尽管人在宇宙意义上属于 自然的一部分,但历史则是对人而言的,历史是人的存在与本质的获得、发展及 显现的时间性展开,是人的全部活动的总程。 就形态而言,历史是一个不可逆的有序结构,时间是其属性。康德认为,时间是具有客观普遍性的存在,它与人的联系呈现于“表象”之中。…  相似文献   
9.
张政文 《文史哲》2006,(1):96-101
康德之前,文艺学与美学虽有联系却未构成完整的文艺美学知识体系。直到康德解决了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美与艺术的关系、创作与制作的关系、艺术创作的审美特性等基本而重大的理论问题之后,近现代文艺美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康德之前,西方美学始终存在着美是主观或客观之争。康德认为,美既非客观属性又不是主观意识,美根源于人类的主体判断能力,从而为解决艺术的审美本质问题确立了理论根据。康德相信,美绝非单一维度,而是多种属性的审美文化过程。这样,康德将艺术从传统文艺学的真实性或道德性的本质界定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定。当艺术被确立为审美活动时,对美的本质的研究就超离了形而上的哲学预设和逻辑推演而进入艺术领域,艺术使美的本质真正回归。康德实际上完成了文艺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本质张政文音乐,作为审美对象是以声音为物质媒介与审美主体发生关系的。音乐的空间转换为一维的时间,时间性成为音乐的一般因素,而且以不可逆的形式出现。严格地讲,中国古代音乐作为在特定时间中展开的一维艺术形式,几乎不可能成为当代人现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