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在认识、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的方针、政策和方法,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学习列宁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列宁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作用。一九一八年三月,他在宣布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同时,指出:“没有具备各种知识、技术和经验的专家来指导,便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建立在最新科学技术的成就上。一九一九年初,列宁在谈到苏维埃政权的任务和困难时,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呼吁:“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没有这些,我们就不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而这些科学、技术、艺术却在专家们的手中,在他们的头脑里”。为了真正完成我们已经抱定的事业,就应该依靠他们来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 解放以来,我国史学界对《李顿调查团报告书》一直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它是“荒谬”之作。我认为这种观点脱离了历史的分析,有再深入研究的必要。一《李顿调查团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内容庞大,分十章约18万字,另有附件若干。报告书前八章记述了“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与经过。在我看来,尽管其中有些提  相似文献   
3.
评国际联盟在干涉“九·一八”事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迄今,国内的史学著作和高等院校的世界及中国现代史教材,在谈到国际联盟(简称国联)干涉“九·一八”事变的活动时,几乎众口一词,无不认为国联怂恿了日本侵略,甚至把国联斥之为“日本侵华的帮凶”。笔者认为,这个长期支配着我国史学界而又貌似无可置疑的观点,并非持平之论,因而大有商榷的必要。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一) 日本悍然挑起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以下简称事变)后,国联行政院于9月22日对中日两国政府发出“紧急警告”:停止一切足以使事变扩大,或妨碍和平解决之行为;双方立即撤兵。一场复杂激烈的斗争,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展开。毫无疑问,国联“紧急警告”,不仅没有公开谴责日本侵略,反而把被侵略国与侵略国  相似文献   
4.
<正> 以往人们公认,列宁创立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他在1915年提出的“一国胜利”学说,就包含了这个思想。近年来不少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列宁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形成于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笔者认为,这种出新之说,仍值得研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