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姚燧是元代前期最重要的古文派作家。他继承唐宋古文运动的余绪,以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为题材,在写作中渗透着个人刚毅、直言不讳甚至有些强鲠的个性,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他在实用的散文体裁创作领域诸体兼长,为后人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同时,他还训育出张养浩、孛术鲁翀这样优秀的古文家弟子,虽然终未形成大的流派,但毕竟为元代文化增添了亮色,为古文创作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元代经至元、元贞、大德数十年的发展,社会渐呈稳定局面;文学创作也出现了以袁桷、虞集和黄清等人为代表的力主雍容典重、盛大舂容的文风。然而随着元朝迅速衰落,社会陷入战乱,文学风气也一转而变为真实、质直而局促。这固然属于文学历史发展的规律,但仍可看到不同作家个体在其中的挣扎和调整。莳顿虽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太高,然而可以视为易代之际文学风格转换的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3.
元代经至元、元贞、大德数十年的发展,社会渐呈稳定局面;文学创作也出现了以袁桷、虞集和黄(?)等人为代表的力主雍容典重、盛大舂容的文风。然而随着元朝迅速衰落,社会陷入战乱,文学风气也一转而变为真实、质直而局促。这固然属于文学历史发展的规律,但仍可看到不同作家个体在其中的挣扎和调整。舒頔虽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太高,然而可以视为易代之际文学风格转换的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4.
杨梓为元代少数既为官又写作杂剧之作家 ,著有《敬德不服老》、《霍光鬼谏》、《豫让吞炭》三部历史剧 ,然人、作均不见元钟嗣成《录鬼簿》著录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仅著剧名于“古今无名氏”项下 ;唯元姚桐寿《乐郊私语》明言三剧为杨所作 ,谓 :“(海盐 )州少年多善歌乐府 ,其传皆出于澉川杨氏。当康惠公在世 (案 :康惠 ,杨梓谥号 ) ,节侠风流 ,善音律 ,与武林阿尔哈雅之子云石 (案 :阿尔哈雅即阿里海牙 ;云石即贯云石。文误 ,云石当为阿里海牙孙 ,贯只哥子 ,参《元史》卷一百四十三本传。阿里海牙传见《元史》卷一百二十八 )交善。云石…  相似文献   
5.
在实现统一,征伐南宋的过程中,元宪宗蒙哥的突然去世造成蒙古朝廷内部的权力真空以及随时可能爆发的夺位危机。以廉希宪、郝经、商挺、董文用等人为代表的色目、汉族大臣力促忽必烈果断中止南征,挥军北还,攘取皇位,并对相关事宜做出严谨周密的安排处置,衷心翊戴辅佐忽必烈成为一代杰出的封建帝王。而他们当时对此事件的奏报议论以及其他作者稍后对上述人物、事件的叙述纪录也就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和出色的政论散文。  相似文献   
6.
较之元杂剧 ,讲唱文艺之作者大多文化修养稍逊 ,演出文本亦时常因口耳相传而无定 ;观众则以社会下层人士为多 ,其接受、欣赏能力和趣味不能不受到相当限制。创作者及表演者虑及生存 ,更须为迎合观众情趣而刻意追求俗媚。这种情形在《天宝遗事诸宫调》中尽可看出。故古代讲唱文艺虽是构成元杂剧内容、形式的重要来源 ,但就前者之成就乃至格调而言 ,尚无法与后者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