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激烈批判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部代表作,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物质生活异常丰富社会里全面地、彻底地异化,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精神上受到日渐全面的压抑。  相似文献   
2.
朱熹的治道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治道思想 ,其治道的主要内容有 :首先为了重整伦常 ,建构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成德理论 ;其次他借鉴佛老 ,使其成德理论更加哲理化 ;再次 ,为了维护儒家的道统 ,朱熹对事功哲学予以了排斥。他通过这三点 ,把当时的社会价值内化到个体之中 ,因而构造了一个明晰的角色与地位系统 ,为当时的社会找到了一条长治久安之路。文章还对朱熹治道的负面影响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3.
朱元璋废除实行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从现实政治需要来看,朱元璋在行政管理体制上成功地防止了元末“臣擅君权”的政治现象,实现了皇权的集中,维护了朱姓皇族的政治利益,开创明清七百年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架构。但是,他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符合长期以来儒家政治文化理念及传统,方孝孺作为政改时期的士林领袖,本着政治文化传统及儒家知识分子的从政理念,设计出新的君相分权制度批评朱元璋的行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荣格认为,"精神现实"概念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观念,这个概念是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基石。精神现实的终极性质至今仍然是未知的。精神现实的主要内容是无意识,其基本因素是信仰与信念、幻想与幻觉等,其基本特性是自主性与自动性。"精神"的根本意义在于重新为现代人寻求精神家园提供了基础与通道。  相似文献   
5.
现今中国社会存在一种综合的儒家商业伦理,从《易经》的思维角度看,这种商业伦理有着较为复杂的结构.中国的商业伦理以《易经》的宇宙本体论作为向导,与哲学流派间有趣地融合,成为中国商业与经济中一种指导经济行为的实践哲学.从《易经》的思考模式解析了这种从儒家德行伦理到升级的儒家伦理的发展融合过程,以及后者在商业上的实际运用.通过整合责任伦理、功利主义甚至是权利伦理来完成一种现代性的转换.这种转换的成果称之为综合的儒家商业伦理.在兼顾经济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它将是中国商业与经济领袖们手中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论述方孝孺学行修养和他在明初士人的影响,来分析“读书种子”的内涵。通过对“读书种子”在明代士风中的意义的分析,笔者认为,明成祖朱棣对方孝孺的屠戮,恰恰是对明代士风最大的破坏,是造成明代中后期士风崇尚清谈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残疾人基本状况的梳理,探究残疾人的社会救助需求,分析当前政府对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荀子首先从赋予礼以新意义,建立新礼学入手,彻底否定了远古以降的神学本体论;其次用天人相分的观点考察人性,把人性之善看成是后天之善,打破了思孟学派的心性进路的道德形上学;最后通过对礼起源的论述、认为礼为天地运行之摹本,建立起自己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9.
10.
互联网时代个人道德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今世界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工具理性日益发达 ,人们的物质享受日益增多 ,相比之下人们的精神家园却显得愈加粗糙荒芜 ,更有甚者 ,根本就没有精神家园 ,整个人生仿佛是流浪在精神的荒漠中 ,茫茫不知所之。华丽的外表和粗鄙的精神面貌形成鲜明的对比 ,便是今天的人们较为普遍的状况 ,特别是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年轻一代。有人以为专业社会、互联网时代都到来了 ,精神家园的提法早已过时了 ,没有人信了不要再提了。专业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似乎能解决一切。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实际上是专业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人类专业分工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