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巫术在远古时代是人们生活的核心,汉字是先民以概念的形式和理性的认识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概括。本文旨在通过"对鬼""﹑巫""﹑修""、姅"等相关汉字初形、语义场的分析,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以考察原始巫术的源头发生,追踪其流变历史,探析其形式背后的规律。我们认为,巫术的实质是一种错误联系,"但公众巫术"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对巫术应进行辩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多媒体广泛的被应用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其主要原因是多媒体设备可以高效的处理一些抽象的物体,使之转变为更加形象、容易被人认知的东西,例如对图像文字、各种声音以及动画视频的演示等.在财政税收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原本抽象、晦涩的知识,经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就能轻易地掌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水平,并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诗论将蹈袭行径指为窃。在唐代之后,对窃之认定尺度渐趋宽松,表明中国古典诗歌原创可能性渐趋缩小。从宋到清的诗人和诗论家,无一不在创新和无一字无来历之间徘徊,并在此二者之间形成张力。  相似文献   
4.
街道办,一个在我国存在了50多年的行政机构,近日,彻底退出了安徽省铜陵市市民的生活。 1年前,铜陵市主城区铜官山区率全国之先,试点撤销街道办事处,社区事务实行居民自我管理。目前,整个铜陵市已开始推行铜官山区的改革经验,在全市全面撤销街道办,铜陵市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全部撤销“街道”的地级市。今年7月底,铜官山区被民政部列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相似文献   
5.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民营企业日益成为推进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产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加入WTO的挑战,民营企业将如何应对.本文试对我国90年代以来民营科技企业产权问题,从产权的界定、产权安排、产权激励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高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党建会议精神,加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探索以学生党建为核心的高校团学工作新机制,为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培养合格建设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受到强烈冲击,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实现制造业回归。这一趋势的改变,影响全球经济格局,以"制造业工厂"著称的中国制造业也遭受严重冲击。通过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出口市场占有率四个指标进行分析表明,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中低制造业和中高制造业表现较弱。低技术制造业仍然是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所在,但由于受经济危机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等因素的影响,近年中国制造业整体竞争优势有所降低。新环境下中国制造业应进行转变以巩固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9.
在维持原始生态足迹理论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的理念,分别介绍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扼要介绍了区域划分前后新老合肥的人口、土地及水资源情况;分别计算和分析了新老合肥市从2008--2010年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和分析了新老合肥的生态盈余。在区域划分前,老合肥的水资源呈现盈余,但盈余量不大,如果出现干旱天气,则可能出现赤字;在区域划分之后,新合肥比老合肥的水资源承载力明显增大,显现出很大的生态盈余,因此新合肥在水资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安全的。由于新合肥水资源的生态盈余主要来自巢湖,因此,如何保护巢湖水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清代诗论家、诗人翁方纲所经历的乾隆、嘉庆两代皇帝都重视学问、褒奖学术,而官方所谓学问主要指知识积累的广泛性。“学人之诗”的提倡以对“盛世”的认同为前提,又与科举考试中恢复试帖诗相关。同时,既为作诗者提供了大兴文字狱时世之下的避祸之道,也不失为作诗的避俗避熟之道,更顺应了最高统治者对“学问”和“诗教”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