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能够促进政社沟通,弥合社会裂痕,推动科学监督和民主决策.但是当前我国网络舆情治理呈现治理主体、治理理念、法律法规、信息服务和治理流程的碎片化.从多元主体的共同价值基础、我国舆情治理的现实环境来看,具有应用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应通过建立公民需求为首的服务精神、整合多元主体共...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以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介为传播工具的传统政治文化而言,当代中国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互动化、匿名化、去权威化、高科技化等态势.它的传播主体是网民,传播条件是网络,传播内容是网络政治观念形态.网络政治文化对当代社会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为了构建和谐稳定有序的网络政治文化,当前要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加强政府治理;注重技术创新,建设红色网站;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培育网络政治文化队伍,发挥网络“把关人”作用;加快网络政治道德建设,规范网民政治参与;理性借鉴外国模式,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合肥1 500 名在校大学生使用“抖音”的调查,从“抖音”的内容、技术、形式以及操作四个层面分析了“抖音”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情况,发现“抖音” 在误导大学生思想、消磨大学生意志、影响大学生认知等三个方面带来冲击。 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占领抖音阵地、提升媒介素养、创新抖音内容和形式、应用抖音 精准推荐技术等方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是网民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一种虚拟语言。同传统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相比,网络语言具有创新性和变异性、简约性和形象性、趣味性和流行性、欠规范性和粗俗化等特征。网络语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实现师生平等交流、传播教育信息、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的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这些价值,主动走进网络世界,熟悉网络语言;平等对待学生,深化师生交往;开展网络心理咨询,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开展网络文娱活动,寓教于乐;注重网络语言理论研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5.
6.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是由其自身的思想品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情感素养构成的,其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从提高思想品德素养、更新知识结构、增强教学能力、加大情感投入等方面提高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以智能手机为典型代表的移动终端快速发展,微传播推动中国社会进入了尚简崇微的微时代。在微时代背景下,微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拓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前提和可靠的物质基础,而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则为微媒体技术发展和社会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和强大的精神支撑。研究表明,微时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 微时代可从秉持世界眼光、重视人的发展、关注技术变化3个维度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秉持世界眼光,就是要用开放的眼光、宽阔的视野,从更开阔的领域看问题,善于消化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加快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价值,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 关注现代技术的变化,就是要对现代技术的发展变化保持高度关切,将马克思主义与微时代快速发展的微媒体技术相结合,利用微传播的优势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卫生网络舆情往往贯穿事件全过程。事件本身的衍生性、多样性特点与网络空间匿名性、泛在性特征叠加,极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危机具有广泛的社会危害,导致民众恐慌、引致次生舆论灾害,还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舆情治理的难点和症结体现在健康教育、主流意识形态维护、网络监管和政府公信力维护等方面。从生成动因来看,社会矛盾和现实风险为舆情危机提供了根本动因,事件走向和主体行为为舆情危机提供了直接动因,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则为舆情危机提供了放大效应。为消解舆情危机,维护网络晴朗健康,应优化舆情监测预警、完善舆情回应引导、健全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长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低俗化现象是当前中国网络文化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娱乐至死的恶搞文化、出口成"脏"的聊天文化、低级趣味的色情文化、窥探隐私的搜索文化、封建迷信的算命文化、荒诞不经的谣言文化。网络文化低俗化现象是有害的,当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一是健全网络文化管理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网络法治环境;二是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引导,积极打造网络文化民族品牌;三是提高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后发优势";四是倡导网络行业协会自律,推进网络文明建设;五是培育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完善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六是政府主导与多元参与相结合,建立网络文化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当前要加强高校辅导员微博应用能力的培养,一要强化微博应用意识,二要提高微博写作技巧,三要增强信息处理能力,四要创建各类微博群,五要健全微博管理制度,六要构建国家培训、基地培训、校本培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