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调动高校知识型“两课”教师工作积极性 ,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能力 ,实现高校“两课”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当下构建这样的激励机制的应对策略有五方面内容 :一、形成平等参与“两课”教学与改革的合作伙伴关系理念 ;二、面向未来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三、提供足够大的成就实现机会空间 ,保持适度的竞争和压力 ;四、自主、创新和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注重感情投资 ,增加人际沟通渠道 ,使学校人事管理更加富有人情味。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教育伦理思想的三个基本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教育伦理思想 ,是指导我国教育伦理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思想武器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的三个基本点是从民族利益最高原则出发而确定的教育优先发展观 ;以塑造完美人格理想为道德目标的“四有”观 ;决定实现“四有”理想人格目标关键的教师观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是我国完成统一大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三大显著特点:即求实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创新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这些特点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它以人创新、贮备、使用的知识作为资源,使知识经济与人的关系更为紧密。知识经济终极关怀的目标是人,建构以人与自然、社会和谐、一体化发展模式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知识经济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手段与有利条件,保证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我国所有制结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红扬 《天府新论》2004,1(6):19-21
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确定,逐步消除了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制约,形成了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教育伦理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部分。它凝聚了邓小平对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理论智慧。其教育伦理思想呈现三大特点:一、教育的功利价值与教育的人文价值的高度统一;二、教育客体智力进步与个性发展的高度统一;三、教育主体教育指导学生进步与自身人格完善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7.
聚焦戏剧理论家陈瘦竹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应用文学史研究和历史文献学研究的方法,对其1940年代以前的著译进行了揭示、考释和研究。在1930年代,青年陈瘦竹已有短篇、中篇小说、剧本、文学及戏剧评论、外国文学及戏剧介绍、翻译和评论等诸多著译形式的作品问世,成为民国文坛上工于多体裁的作家。抗战题材的短篇小说“三人行”与其他知名作家的作品一起,被译成英文,结集由英、美著名大学出版社出版,更赢得了国际化影响。陈瘦竹早期著译的内容取向多种多样,其中以家国情怀主导下的变革救亡取向、启蒙意识主导下的文化批判取向、以世界文化为参照的学术研究取向最为显著。他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乡土文学家,也是独树一帜的剧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他将个体作家在著译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性拓展到了极致,在现代文学史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8.
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弊端的实质就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构建教育教学模式 ,实施“三三制”创新教育的新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高素质人才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二十一世纪社会生活方式与消费结构因人类对精神文化信息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比重的大幅增长而出现重大调整 :精神文化消费取代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主的生存需要消费而成为主要消费形式 ;精神文化消费水平、质量不断提高 ;精神文化产业群的发展 ,精神文化信息产品的日益丰富和消费者素质与知识创新能力的增强 ,有利地促进了人的现代化和推动着人类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社会构建包括思想体系、目标体系、保障体系构建。本文研讨目标体系构建,认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战略目标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核心目标是构建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基础目标是构建全民健身与医疗卫生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