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老年性耳聋发病年龄和进展速度,与人的体质、健康状况、个人预防和所处环境密切相关。耳聋给老年人生活和社交活动造成很大不便。老年性耳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有:长时间的噪声刺激、多年饮酒吸烟、幼年或中年时患过中耳炎、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患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贫血、甲状腺机能减退、营养  相似文献   
2.
《复旦学报》1983年3期,发表了黄霖同志的《金瓶梅作者屠隆考》。我有些不同看法,愿提出来与黄霖同志商榷。一、屠隆的的一诗一文,尽管存在于《金瓶梅》第五十六回中,但这还不能作为屠隆就是《金瓶梅》作者的证据。因为,在《金瓶梅》中引征他人作品的例子极多,如第七十回的《端正好》(“享富贵受皇恩”)原出自李开先的《宝剑记》,第七十三回的《集贤  相似文献   
3.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尤其老年人因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管壁缺乏弹性,构成既易出血又不易止血的特点,一旦出血,量大且反复,重者可危及生命。老年人生理老化和功能衰退,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反应减弱,抗病能力下降,老年鼻出血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其中有些老人还长期患有慢性疾病,这些因素造成老年患者与正常人的心理不同。  相似文献   
4.
<正> 自一九八○年以来,我连续发表了几篇考证文章,提出了《金瓶梅》的作者是山东峄县人贾三近的新观点.对此,一方面是十几家报刊相继作了报道或评述,另一方面是国内外不相识的师友也给予许多鼓励和批评.《中华文史论丛》、《复旦学报》、《文汇报》、《徐州师范学院学报》、《抱犊》等刊物所发表的马泰来先生以及黄霖、李时人、齐沛、李锦山等同志的文章,皆是属于批评性质的.批评就是帮助,就是支持.我愿在此向师友们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同时,对各位所提出的具体问题也作一次总的答复.  相似文献   
5.
<正> 鲁南作家王思玷,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曾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他的名字一闪即逝,至今不大为人所知。当年,文学研究会代机关刊物《小说月报》在十二卷五号,用“风雨之夜”的题目,征求短篇小说和长诗。当时正在鲁南的王思玷,起而响应,写出了他的第一篇作品《风雨之下》,用一个老农的自述倾诉了暴风骤雨给农民造成的灾难。这篇小说作为应征作品,发表于《小说月报》十二卷九号,被评为入选的优秀作品之一。茅盾同志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说:“作者对于农民生活的熟悉,在这里已露端绪。”自此之后,王思玷又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六篇小说:《偏枯》(十三卷十一号)、《刘并》(十四卷二号)、《归来》(十四卷五号)、《瘟疫》(十四卷十二号)、《一粒子弹》(十五卷七号)、《几封用S署名的信》(十五卷八号)。  相似文献   
6.
来函照登     
<正> 编辑同志: 贵刊一九八二年第一期所载拙作《鲁南作家王思砧》中,“王思玷,原名王思(王奠)”一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