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教育工作愈显层次性、差异性。以拓扑几何学理论、情绪理论、刺激反应理论、操作行为主义理论为视角,系统分析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尝试对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可行性的理论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2.
苗族是我国拥有人口近千万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长江以南的西南山区.苗族人民勤劳善良,具有重情讲义、追求平等、团结和睦等伦理美德.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编年史",作为苗族人民言志明理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对苗族生存与发展、苗族个体品德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防止利益冲突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财务公开、政务公开、信息自由、离职后行为限制、保护知情举报人等。美国防止利益冲突的做法的启示是:注重理论分析与国外实践借鉴的研究、建立健全财产申报制度、构建廉政运行和保障机制、加强廉政教育。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程、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积累宝贵经验,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特点表现为:从群体主义走向个体主义、从一元价值到多元融合、从伦理本位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从自发的认知到观念与现实的"虚实"结合。它给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启示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实现道德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互动融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社会道德建设体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强调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与时俱进原则,不断吸收人类优秀的道德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年来,环境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兴起,价值是其基本范畴之一。人们也提出了一系列价值观念和价值理论,而关于环境伦理价值的争论一直各抒己见。当代环境危机折射的是人类文化危机和价值危机,人们寻求各种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是一场观念的革命,是人类对自身和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差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差异等特点,从学理上尊重和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原则,展望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景,将有助于推动该地区的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7.
理想信念教育是列宁关于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列宁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对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构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强大的动力源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苗族古歌作为苗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丰富的伦理思想。苗族古歌中的正义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苗族正义观的本源:"要和皇帝分管地盘";苗族正义观的内容:"论理会维护正义和公正";苗族正义观的实质:"同一性正义"。苗族正义观对追求宗族村落内个体间的平等与宗族村落之间、民族之间的平等作用积极。  相似文献   
9.
构建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的研究,有利于传输和引导正确的思想文化观念和行为,挖掘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的思想资源和发展潜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力贯彻和顺利执行。建构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的基本规律有原则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时代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整体有机性与局部协调性相结合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