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步伐,世界正朝着文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国际文化交往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文化外交日益走向各国外交舞台的重要位置。文化外交即是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所展开的外交,是主权国家利用文化手段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的一种外交活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高度的“和平性”,或称之为柔性。文化外交具有从“人为物而外交”到“物为人而外交”、从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的三个层次。文化外交是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总体外交指导并制约着文化外交。  相似文献   
2.
中法互办文化年是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国际文化交流史上一次有益的成功尝试,也为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中法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共同发展,也有利于宣传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中法文化年”活动是“中欧文化交流史上的创举”,是一个文化外交的示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同时它也暴露出了我国在文化外交方面的一些差距和不足:我国的文化外交战略还不成熟;对本民族文化在国际文化体系中的优势定位不明确;对外文化交流缺乏更多的物质内容;缺乏“大文化”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民族的文化传承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失去了固有的涵义,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边界正在被消解,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威胁加剧,国家文化主权的主体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文化帝国主义在本质上与文化霸权主义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即它以否定和排斥"他者"为前提,把自己的文化强加给"他者",而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它们共同构成了对他国国家文化安全的现实威胁.中国借鉴了国际社会的成功经验,确立了建设"文化大国"的国家总体战略与相应的国家文化战略配套系统,力争在文化原创能力、文化综合国力和国家文化管理能力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为最终建设世界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客观依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只有与全球化的进程相契合,才会有长足的发展,反之,必将遭到失败。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只有置于全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才会得到创新与进步,而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并努力在全球化中争取一席之地,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部、国家旅游局指导,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和国际节庆协会(IFEA)联合主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和,延吉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于2012年9月5日至7日在延吉市隆重举行。值此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恰逢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