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大学“行政化”是全社会“官本位”思想的产物,与现行干部管理制度密不可分.通过阐述“官本位”与“行政化”的概念及其内涵,从历史根源、思想根源、经济根源、体制根源等方面剖析了“官本位”及“行政化”产生的根源.从政府层面和大学层面探寻去除“官本位”和“行政化”的对策与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拼凑式的结合还是有机结合?是暂时的结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结合?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改革经济体制,改组经济结构,加强综合平衡,提高经济效果,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结合方式只能是有机结合 当前涉及到结合方式问题,有两种值得注意的观点:一种是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商品经济,但特别强调二者的结合方式不是“板块拼凑”关系;另一种是明确认定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统一的公有制商品…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评价动机既是评价社会科学的目标和出发点,也是社会科学评价导向标,决定着社会科学评价的方向和结果,进而决定着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马克思评价主体论认为评价主体是现实中的人或由其组成的群体,在系统观念下社会科学是一个存在于特定环境并与之发生着各种作用的系统,角色理论认为社会科学系统下的各评价主体在系统里面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处于不同角色的评价主体会因角色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评价动机。  相似文献   
4.
整合区域内职教资源,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是发展地方高职教育的一项策略。但合并关系到新学院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必然在教职工思想上产生一定的波动,如何做好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党委和思政人员面前的一项大事。通过加强领导、宣传、引导、协调和学习,来提高认识,从而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制,提高高职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评价内涵非常丰富,其评价主体应是多元的,不同的评价主体具有不同的评价动机。我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还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目前社会科学评价主体的公信度不高、评价动机不纯,而广受社会公众所诟病。评价主体及动机在社科评价中具有决定地位,要正确认识社会科学评价主体与动机之间的关系。通过剖析目前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及动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社会科学评价政策、改善评价方法、构建监督机制,树立具有公信力的评价主体形象,引导我国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学校行政化是饱受社会舆论和"两会"诟病的痼疾。在我国高等教育迈进大众化的进程中,作为高等教育主要类型的高职院校在飞速发展。通过剖析目前我国公办高职院校存在着由上级委派院级领导,管理机构庞大、行政人员多,行政权利至高无上等行政化的现象与弊端,试想通过去除行政级别,改变选拔方式;精减管理机构,实行职员制;推行教授治教,制定学院章程;建立中介组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民主管理,构建监督机制等改革措施,来去除高职院校行政化和官场化的弊端,以构建精简高效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公办高职院如何发展,必需实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任何改革都会涉及到教职工的利益,如何发挥工会的维权作用,既要使改革顺利进行,又要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利益,就要找准维权的有效途径,并构建维权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失利者,对传统教学模式不感兴趣。只有改革目前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信息有效组织与管理,有利于培养合作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徐元俊 《学术探索》2011,(4):141-144
通过剖析我国高职院校内部行政化的表现及弊端,阐述去除内部行政化的实质与现实意义。厘清高校党政关系,精简管理机构;协调行政与学术权力,确保教授治学权;建立服务行政体系,防止权利“双肩挑”。构建民主管理机制,营造学术生态环境等改革措施与对策,去除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行政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