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钳工技能是机电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本文探讨了钳工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装配钳工是《钳工工艺》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装配的工作是将各个零件组全成一个整体的过程,而各个零部件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的操作安装。安装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产实习及企业的生命,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前,必须建立稳定的基础管理,加强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3.
浅析医学科技期刊评价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医学科技期刊的多种评价手段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并分析使用影响因子评价时带来的诸多问题,指出评价医学科技期刊的质量宜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不仅从影响因子大小来评比。  相似文献   
4.
一部填补史前人类“思维发生”空白的力作——评张浩先生的《思维发生学》徐才人类本身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由动物界进化而来的,人类思维当然也有一个由动物思维演化而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然而,由于时代久远、资料匮乏,对史前人类思维发生发展的研究,必然是一项艰难而...  相似文献   
5.
281个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成本效益分析□徐才万计划生育服务站(以下简称“服务站”)建设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服务站在开展宣传教育、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发放避孕药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何评价服务站的价值,本文试图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简称服务所)始建于80年代,自1990年以来,全国乡镇服务所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至1995年,全国已建成乡镇服务所31000多个,占全国乡镇数60%以上。在县、乡、村三级网络中,乡镇服务所处于连接县、村的桥梁和基础地位,承担着艰巨而又繁重的计划生育服务任务,为计划生育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乡镇服务所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等,就此,我们对77个乡镇服务所进行了抽样调查,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本调查方案由湖北医科大学计划生育系有关教师设计,共设53个大项目,100多…  相似文献   
7.
现当代人类的生存状态,其所昭示的深层底蕴,是一个“生存还是毁灭”的哲学命题。因此,哲学应担负起对人的本性进行深刻剖析与批判的使命,使人类在自我本性的净化与约束中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才 《求是学刊》2002,29(3):26-30
“追寻本体是哲学存在的根据”。“本体”的现代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它是“可以说”与“不可说”的对应关系的存在 ;是“物———我”合一的澄明之境 ;是人对自身存在的一种信仰。哲学本体论的终极关怀是超验的。“超验”作为与“经验”相对称的哲学范畴和哲学规定 ,有着重大的本体论意义、人生意义和科学意义。确立“超验”的合法性 ,不仅必要 ,而且是一种事实。它不仅不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排斥对象 ,而且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争之地。否则 ,在终极信仰上的阵地就只能拱手让给宗教和迷信。  相似文献   
9.
“实践本体论”与“实事求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体论的本质和魅力在于追求“终极”,这是由人类思维的本性决定的。传统本体论的失败,在于它总是以某种抽象的概念来框定未知的“终极”,物质本体论也难以摆脱传统本体论的阴影。实践本体论的合理性在于:实践是人的存在形式;实践既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又是人通向终极境界的唯一途径。因此实践本体论正是对传统本体论的超越。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蕴含着实践本体论的三个本体性的要素:具象本体——“实事”;抽象本体——“是”;能动本体——人。这是实践本体论的最基本的操作原则和操作原理。因此,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自然归结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中,蕴涵着一个上至理论根基,下至具体操作的集成模式。这个模式,我们可以用《实践论》中的最后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个"知行统一观"的具体构成,可作如下归结:知行观的理论基础———实践论和矛盾论;知行观的知行原则———实事求是;知行观的知行宗旨和慧源———群众路线;知行观的知行方法———调查研究;知行观的知行指归———研究国情走自己的道路。这个集成模式,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的基本经验和基本结论在毛泽东哲学体系中所凝结成的哲学"蓝本",它已潜在地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中国人民的知行规约。把这一集成模式提炼和归结出来,具有重要的哲学及文化"原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