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时,文章以武汉市为代表研究对象,估测了武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发现该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呈现递增趋势。通过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和引力模型进行拟合,文章进一步发现如下因素促进了武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转:城镇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例、农村机械总动力、城乡收入差距;而阻碍流转的因素则包括: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农村科教文卫投入占社会固定总投资的比例、城市失业率、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农村耕地面积的比例、农村年末总人口。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美农村金融体系,发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我国农村金融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供给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农作物种植分为粮食作物种植与经济作物种植两大类,传统上我国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作物总的种植面积减少,城镇化发展吸收了农村更多的劳动力并吸引着居民的迁居,甚至消费结构及偏好的改变,从而影响着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逐渐发生调整.文章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验证城镇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程度,发现城镇化率提高1个单位对种植结构的影响约为0.4个单位.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作物种植的现实情况,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即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粮农切身利益、完善农作物信息平台、适当的加大粮食作物进口、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