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城市公关与城市形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开展城市公关活动出发,阐明城市知名度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具体提出开展城市公关活动、塑造城市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徐根兴 《兰州学刊》2012,(12):159-162
要走出发展文化产业的迷茫,首先,不能把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扩大化、唯一化,以文化的公共性来否定其产业性、市场性;其次,没有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创新就没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应认真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努力做到三个平衡:即平衡利益、平衡关系、平衡价值观。文章围绕发展文化产业的推进路径展开论述:第一,防止概念误解引起对产业的误解;第二,推进产业发展中政府的理性作为;第三,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保障取决于规则和政府的运营能力;第四,深化改革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逻辑前提;第五,以培育竞争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涉及生产力的重新布局,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的再调整,而上述调整正是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基本内容。因此,这种重组将给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带来机遇。同时,谋求发展是长江流域的共同利益、战略利益,不管有多少矛盾和障碍,共同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区域利益将最终服从于战略利益,这是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支点,有战略利益才有博大胸怀。一、国有经济战略重组是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长江流域实现经济一体化,需要对沿江各类资源和企业进行重新调整,使之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沿江经济布局的总体构架…  相似文献   
4.
南京企业营销弱势分析徐根兴南京作为全国著名城市,拥有相当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发展地方经济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国家的贡献也很大。但近年来,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南京国有企业的活力有所减弱,亏损面扩大。究其根本,在众多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中,与...  相似文献   
5.
论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缺乏机制保障 ,环境、资源、人口这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在每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 ,都受到地方经济扩张、招商引资、官员政绩三个功利性因素的严重干扰 ,在这些因素的冲突中 ,前三者经常让位于后三者。究其原因 ,在于我国经济运行缺乏法制的保障 ,也就是所谓的制度软约束。因此 ,建立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 ,教育和提高官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规范经济行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走出去"与海尔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海尔集团简介创立于1984年、崛起于改革大潮之中的海尔集团,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名牌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海尔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  相似文献   
7.
南京港口建设与南京城市城区发展的互动研究徐根兴,吴志华港口与城市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密不可分。凡有港口的城市,其经济社会发展都体现着港口的历史贡献;凡有城市依托的港口,其成长壮大饱含着城市的强烈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南京港口建设与南京城市城区发展,并...  相似文献   
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明,中国由政策性开放转向体制性开放,这将大大促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加快经济重组和结构调整的步伐,为企业集团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机缘.当前企业集团组建中存在诸多缺陷,必须尽快制定弥补措施.本文尝试从政府与企业两方面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论公司制度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根兴 《社会科学》2001,(11):65-6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等于建立现代企业 ,所谓现代企业 ,就是要有一套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经营理念、经营机制和制度文化。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过渡 ,可以说是文化的过渡 ,观念的过渡。要造就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 ,必须与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彻底决裂 ,必须对在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的文化理念与文化传统进行坚决地改造 ,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公司制度文化。一、公司制度文化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公司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员工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  相似文献   
10.
徐根兴 《决策》2023,(8):58-60
<正>落实“四不两直”的调研要求,前提在于上下级之间的双向信任,有了信任,就不需要“化妆”,就可以“素颜”相迎。按照中央部署,各地正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中办《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作秀式、盆景式和蜻蜓点水式调研。所谓“四不两直”就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决策》杂志向华东几省基层公务员发放问卷,从调研形式、调研方法、调研成效三方面设问,统计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