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谢觉哉在其法学著述及其实践中,颇有创见性地提出了关于中国法制建设的十大观点,构成了他完整、系统的国家法制建设的理论体系.这些成果与中国共产党其他领导人的法制思想与成果汇集在一起,不但在当时为新中国绘制了一幅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蓝图,对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做出了奠基性贡献,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全面推进中国法制建设、建立法治国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决策资源.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与海内外330余家进步刊物进行交换过的甚有革命影响的刊物。其在办刊期间,在"团结融合东方被压迫民族"、"谋求解决整个东方问题的方略"、凝聚和锻炼革命青年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因此被国民党定为"共产党派别"的刊物而予以查禁。吕振羽——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早年对《新东方》杂志的创办与编辑贡献卓著,又从中受益良多,从此后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研究吕振羽与《新东方》,不但对准确评价吕振羽早年的革命探索经历有所裨益,而且对我国近现代出版史的研究,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刘峰先生《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研究》一书,2011年12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著作是作者近八年来关注"三农"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是集学术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力作,这项可喜的研究成果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研究领域百花吐艳中的奇葩之一,读后掩卷深思,颇有一得,愿一申鄙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虽然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全方位地看,仍有严重“滞后”的状况存在。因此,必须对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体系继续进行改革,树立和设定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改革原则,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教学要求,精选优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该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实有成效,才能使法学专业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 4 0年代 ,在抗日战争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吕振羽提出了“珍重民族文化遗产”、“重新认识自己民族的历史”、不“生吞活地继承”和“三通”的“消纳”观等一系列的民族文化遗产继承观。建国后不久 ,又提出了“应特别致力去发掘和研究真正属于人民的东西”、“不排弃历史上各个统治阶级的任何珍贵的成就”和“学敌人之所长”的思想观点 ,从而使他的民族文化遗产继承思想更加饱满和充实。这些思想及其观点对 2 1世纪的文化构筑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 ,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史称汉光武帝,公元25年至公元57年在位。在他统治期间,曾“议省刑法”犤1犦、“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犤2犦,先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以及蠲除苛法,剜除前代社会的痼瘤———奴婢问题。此举,为后世君主所效法,又为历代史家所称道。然效法者多从稳固自己政权处着想,称道者又主要从“省刑”、“轻法”角度阐扬,而从法制建设角度分析、评价甚少。本文拟从古代法制文化建设的视角,从其社会背景、解决奴婢问题的法律内容等入手,对刘秀解决奴婢问题的法制文化意义作一剖析,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 ,吕振羽遵照党的指示 ,在重庆以笔为刀枪 ,一方面 ,“集中力量 ,抨击日寇对中国史问题的歪曲论断”。另方面 ,在“学术中国化”运动中 ,从理论上 ,深刻地阐述了怎样把历史科学带上“真正的科学道路” ,怎样批判地继承中外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实践上 ,完成了《简明中国通史》(上册 )这样一部“学术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9.
抗战初期,张治中被蒋介石调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主持"湘政".在他主政湖南期间,其湘政工作呈现三大特色(一)整治国家公务人员,扭转官场风气,力图优化社会风气;(二)在推行"新政"中,高度"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相信、大胆起用知识青年并委以重任;(三)认真执行国共合作方针,与共产党真诚合作,为在湖南建立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良好环境.其致力于湖南政事,绩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后,中国各种社会政治思潮有似波涛翻滚,从而涌现出形形色色的政治派别和社会集团。这些派别和集团尤其在大革命失败后,围绕“社会改造”问题互为激荡,竞相斗艳。其中,旨在推行全国划一的以河北定县翟城村、山西“村制”为基本模式的“村治”运动便应运而兴,它力主中国建设应自建设乡村入手,建立一种“政权操于民众,治权始于乡村,权力无由而集,阶级无由而生”的理想社会o。其时,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吕振羽(IWXy-1980)参加了这个运动,办过(村治月刊)。然而,与同时代其他“村治”派人物泅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