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文炳赞 《船山学刊》2009,(4):138-140
在《鹖冠子》这部文献中,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都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辨析两者在文献中的具体关系,特别是儒家思想在其中所占的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分析黄老学对各家思想的吸收,更加准确地把握黄老学的特征及内涵所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儒学由“学”到“术”的转变,更可以一窥儒学在汉初之际发生根本转变的前在形态。  相似文献   
2.
文炳赞 《船山学刊》2011,(1):177-180
清军入关推翻明王朝,奉明为宗祖国的朝鲜在感情上根本无法接受。以宋时烈为代表的“北伐派”提出要北伐清朝,而洪大容、朴齐家、金正喜等学者通过入访北京,提出“北学中原”的主张,形成历史上著名的“北学派”。金正喜作为李朝纯祖时的经学家、书画家,1809年随父亲往中国北京,搜集了大量经史、书画资料,结识了嘉庆朝很多学者,尤其得到敬仰已久的翁方纲和阮元的器重。在中国的短暂一个多月的时光,对金正喜这位将来“海东第一通儒”学术思想的确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炳赞 《理论界》2010,(8):130-131
金正喜是朝鲜李朝时期著名的经学家、书画家,也是中朝两国学术交往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本文对金正喜的生平著述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他的经学考证思想作了约略的探讨。认为金正喜的考证学思想是对阮元等清代经学家考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清代中后期今古文之争又被提起,而且多由《公羊》学者发起,刘师培作为古文派经学家,通过严谨的历史考据恢复《左传》学解释《春秋》经的历史地位,努力将《左传》的地位提琴至《公羊》、《谷梁》之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