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网络购物行为研究中,研究主体多为城市居民或大学生,把农村居民作为研究主体非常罕见。农村居民不仅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解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网络购物和销售行为,对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福利具有重要政策意义。基于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网络购销现状,运用Heckman两步法研究了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网络购销次数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10.25%的被调查农村居民具有网络自主购物或网络销售的经历,其中,具有网络自主购物行为比例(10.15%)远高于网络自主销售行为比例(0.89%),具有网络代购和代销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6.05%、0.91%。距最近快递点距离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进行网络自主购销的可能性和次数具有显著负面影响,解决物流服务体系进村“最后一公里”问题有助于促进农村居民的网络购销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略介绍本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关于“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同时探索其蜚声西方文坛的两部政治小说《兽园》和《一九八四》。作者运用马列主义观点,深刻分析了两部政治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根源,并对其内容加以层层剖析,明确指出奥威尔运用政治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旨在攻击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他所鼓吹的反极权主义,旨在反共反苏。我们不能无视这两部政治小说在西方所起的消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面对严重挑战的今天,全面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奥威尔的政治观及其政治小说,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