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本研究基于对常熟市、如东县和铜山县329个衣户调查数据.以家庭平均年龄、人力资本存量、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社会网络、特殊经历等变量来衡量衣户资源禀赋并以其为解释变量,使用logistic模型和Tobit模型计量分析衣户劳动力转移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衣户劳动力转移决策的估计中。非衣就业经历和预期人均非衣就业收入是影响最为显著的2个因素,在非衣就业比例较低的地区尤甚。农户社会网络、非衣就业经历和预期人均非衣收入对衣户劳动力转移规模影响显著,但人力资本存量和村人均收入水平对估计结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影响衣户劳动力转移既有正效应的资源禀赋,也有负效应的资源禀斌,对于减少衣户资源禀赋负效应的影响,提高资源禀赋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项目教学实践,针对中职德育课主干课程的局限性,对数控车工项目实训教学课中渗透德育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学生数车项目实践中完成德育渗透,研究数控车工项目教学课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案例,以完善德育在数控车工项目教学课的延伸。  相似文献   
3.
自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稿》正式颁布以来,数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近几年的课改过程中,数学基础教育界普遍意识到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是区域工业的主体,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比较分析我国制造业一级区域(苏鲁粤)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总体情况。研究发现: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江苏、山东制造业后来居上,赶超广东。江苏省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山东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综合竞争力最强;广东制造业基础最好,但行业发展比重失衡,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最弱。通过分析,苏鲁粤三省制造业既有竞争又有较强的互补性,应进行合理的区域分工,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产业联盟。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偉大的悲剧“汉姆雷特”,問世以来已經三百五十多年了。在这三百多年中,引起了无数的学者、作家、詩人对这篇剧作的热烈討論,尤其是十八世紀以来,几乎大多数西欧著名作家都对这个剧本发表过意見,而意見之分歧在文学史討論中也是少見的。英国資产阶級莎学者的連篇累牘的論文和专著,虽然在史料、詞句理解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对这样一个偉大悲剧作为整体来說却只能做些片面的摸索和解釋,以致許多人愈研究愈糊涂,认为“汉姆雷特”永远是一个謎。英国著名莎学者陶顿(Dowden)教授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他說这个剧本不仅是个謎而且是一个奥秘,人們只能永远从旁推测而无法加以說明。多数学者都认为莎士比亚所写的是一个优柔寡断的典型,是一个“性格悲剧”,因而汉姆雷特也就成为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典型了。如最近在我国上映的英国影片“王子复仇記”,它的  相似文献   
6.
论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文化模式 ,有其自身的构建过程 ,校园文化构建要素具体内容的变化和发展是校园文化进步的根本力量。当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 ,其校园文化构建要素的具体内容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随着高等农业院校学科构成的改变、学校发展的重新定位、生源结构的变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等带来的影响 ,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正面临着的新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试论分类主题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分类法与主题法异同及利弊 ,简要论述了实现分类主题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形成机理、运行方式及制度规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在从内在形成机理和外在作用机理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主体(政府或社区、农户、企业)的分析,分别比较了两田制、股份制、四荒拍卖、反租倒包、转包、转租、互换、租赁、联营、抵押、托管等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及其权利内容。并提出了规范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教育与物联网电梯引发的新变革,从根本上要求中职电梯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和电梯生产与应用技术革新相同步,与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相契合,在人培方案、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和实训设备上深度融合形成“互联网+”教育平台。基于中职电梯实训体系及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需求,深入探究“互联网+”中职电梯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作用与意义,明晰其建设的总体目标、理念以及措施,并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切入点,从基地建设的目标、导向、机制、路径等四个方面提出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