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代释明制度体现了当事人司法主体性理念,有助于克服当事人主义模式的弊病,是程序保障的重要举措;建立较为积极的、并且适度的法官释明制度,应当成为制度构建的基调和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贯穿于我国封建时代的“同罪异罚”思想进行历史回顾 ,并对“八议”思想的分析 ,可以看出“同罪异罚”在封建帝国存在的合理性 ,它是传统国家君主、官僚、乡土社会张力作用的要求 ,但“同罪异罚”的灭亡是其历史宿命。  相似文献   
3.
云南至今仍遗存有众多历史文化村镇,不仅类型丰富、村镇空间构成形态独特,还承载和表征着地方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多重研究探讨价值。面对当前我国中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地传承与保护好这些村镇积淀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彰显村镇风貌特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通海县河西古镇为例,系统分析其所面临的建设性破坏,传统建筑遗产、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亟待保护等现实问题,以人居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从对历史文化村镇有机更新保护和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入手,提出全民参与、整体保护、原真性保护等古镇保护原则,以及相应的整体格局保护、建筑高度控制、街巷空间保护等具体措施,以期为古镇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 ,和谐价值目标视野中的仲裁调解 ,融合了仲裁与调解二者的优势。在这一制度的话语实践中 ,和谐价值目标占据了基础地位与终极意义 ,它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是主体意思自治与宽容外部环境的合力支撑 ,并在仲裁调解制度的改革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集体土地征用中的利益主体解读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征用是我国现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土地征用实践中各方主体的行为选择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很难实现中央、地方政府、村集体与农民双赢或多赢的局面。为此,国家应加强对土地征用行为的法律规制,遏制地方政府的代理人机会主义和权力寻租活动,并对失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保持冷静的同情态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