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型期职业女性角色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处在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妇女容易在就业上产生自卑心理,并由于双重角色的紧张而产生畏难心理.之所以产生这些心理障碍,除了传统的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外,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为此,广大妇女要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就必须努力学习、提高文化科技素质,以调整自身的生理心理素质,同时国家政策的引导也是其角色转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著作权"合理使用"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有利于文化传播和社会进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扩充了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权利内容以及作品的使用方式;为应对网络大潮的冲击,必须通过增加"抽象"规定、明确"合理"范围、关注"典型"方式等途径来进行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调适。  相似文献   
3.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总体战略的核心部分,有其实行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的紧迫性。通过回顾我国依法行政的历程,并结合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依法行政难的原因所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的相关对策,以期对我国依法行政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家园记忆     
~~家园记忆@易清~~  相似文献   
5.
论江泽民法制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清 《湖南社会科学》2004,2(2):173-175
江泽民法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法制教育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地位 ;二是注重把法制教育同依法治国方略相结合 ;三是创办中共中央法制讲座来推动对广大干部的法制教育 ;四是深化全国范围内的普法活动来加强全民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6.
根据地的民事立法是以单行法规的形式出现的,涵盖土地所有权、婚姻继承等方面.根据地政府在抗战这一特殊的年代里,为及时规范和调整根据地的民事法律关系,采用了灵活实用的方法,选择性援引南京国民政府民法典.根据地政权后期,应华北政府政权建设的需要,进行了起草民法典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义利观对重农抑商法律传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义利观的演变是中国正统法律思想对政治、经济等的反应的演变。中国古代义利观对重农押商法律传统的影响表现在:颁布了许多强调农业重要性的政策与法令;蠲免徭役,减轻租赋;以律法贬低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重征商税;不断改变币制等。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的论述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党的执政权威内容.中国共产党80多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是努力实现"三个代表"要求的历程,也是党的执政权威树立和发展的历程.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形势下,"三个代表"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威不断强化的鲜明写照,并为中国共产党在抵御执政风险,打破"历史周期率"中进一步强化执政权威提供了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这使得"五四宪法"的制定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有了可能。"五四宪法"以人民民主原则与社会主义原则二者为纲,兼收并蓄古今中外的相关制宪经验,是一部新型的社会主义宪法。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宪法,"五四宪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五四宪法"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具体说来,这种局限性表现为立宪目标的政治意图过于明显,从而影响了宪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形成的历史轨迹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形成的历史轨迹,它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机械照搬联邦制的萌芽阶段、联邦制和区域自治制相结合的探索阶段、民族区域自治逐渐定位的形成阶段。各阶段的形成都有着当时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