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社会领域也存在某种惯性趋势,即社会趋稳性。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说明,一切不稳定的产生,必定是受到某种作用力的结果。而社会趋稳性与变动力量的结合,便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反作用力。这种反弹行为在实践中很容易被界定为"不稳定因素"。由于维稳的主客体都是人,而"人是需求动物",所以,维稳的具体政策若不能够融入人的思考、理解及感情,将很难实现人际有效的沟通,进而妨碍动态稳定的实现。以组织平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阀理论及组织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双回路维稳模型的提出,旨在强调人类需求、基本秩序以及自然法则在维稳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治理中心下移,如何促进社区善治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为丰富我国社区建设理论,本文借鉴社会物理学范式从自然科学撷取三个基本定理用于社区问题的研究:首先,借鉴里格斯行政生态学方法用衍射效应看待我国社区行动主体的多元化,阐述我国社区从原来相对单一的模式是如何走向公共组织、社会组织与市场组织“共建共治共享”的;其次,用分形理论探讨微观社区治理与宏观国家治理体系间的内在联系,确定社区建设所受到的规范性因素;最后,用惯性定理探讨已有的社区秩序与新兴力量间的关系,特别提出对社区业主组织力量须在党建引领的方针下予以适当的吸纳与引领,才是保持新时代社区秩序与活力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社区共同体的秩序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城镇化及各项改革日益深化的时代,社区新秩序的营造无疑已成为时代命题。传统自发的社区秩序和“政社合一”的社区秩序在多种因素冲击下相继走向式微,当前呈现出更多新属性的住宅小区,正积极寻求新的秩序样态。多元行动主体在社区层面的集体行动,假如缺乏秩序维度的支撑,则即便各自都是理性行为,也很容易导致集体行动的灾难。因此,美好共同体的建设不仅需要理性能干的人,还需要各种理性行动主体通过有效参与和协调,来形成健康的秩序样态,以避免集体行动的悲剧,进而促成良好的社区生活及工作共同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